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岳庙

东岳庙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祀东岳泰山神。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观。元末毁于兵火。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又遭火焚,四十一年再重建。仍保存元、明两代建筑风格,东配殿后檐保留元木构件。全庙规模宏大,分为东、西、中三组院落,东院有娘娘殿、伏魔大帝殿等;西院有东岳宝殿、玉皇殿、药王殿等;中院有山门、戟门、岱宗宝殿、育德殿等。殿内原有东岳大帝、侍臣像、神主等,现已不存。院内元、明、清各朝碑石林立,约有百余块,其中元赵孟頫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最为名贵。


俗称柏山寺。在山西省蒲县城东柏山山顶。为道教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行宫。规模宏大,由山门、凌霄殿、乐楼、议事厅、献亭、东岳行宫大殿、后土祠、圣母祠、清虚宫、地藏祠、地狱、角楼及环周楼阁等60余座建筑组成。创建年代不详。金泰和五年(1205年)已有。元大德七年(1303年)毁于地震。现存行宫大殿重建于元延祐五年(1318年),殿内塑有黄飞虎坐像。最后地平以下由15孔窑洞组成十八层地狱,内塑五岳大帝、十殿阎君和六曹判官等120余躯塑像,高度与人相等,为国内现存庙宇中稀有的明代泥塑佳作。


猜你喜欢

  • 稍户营子

    即今辽宁义县东北稍户营子满族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义州图: 东北有稍户营。民国 《义县志》 中卷: 稍户营镇 “在城东北七十里第八区。日日为市,人烟稠密,商号殷繁,住户三百余家,商号七

  • 东川府

    ①蒙古中统元年(1260)于顺庆府置征南元帅府,至元四年(1267)改为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元至元十五年(1278)复为顺庆府。②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东川路置,

  • 止马

    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南止马镇。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移大寺寨巡司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废。清初为止马市。《寰宇记》卷101邵武军邵武县:止马亭“在县西百六十里。洪氏《建安记》云,止马亭当飞猿岭口

  • 新黎州

    唐永徽元年 (650) 以突厥车鼻可汗属部置,属瀚海都护府。显庆中改属燕然都护府。地在今蒙古国西北部乌布苏省境,唐努乌拉山之南。总章二年 (669) 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

  • 苛蓝山

    亦作可蓝山,都卢山。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夏赫连定“畋于阴槃,登苛蓝山,望统万城泣曰: 先帝若以朕承大业者,岂有今日之事乎!”

  • 戙船澳

    即今广东阳江市西南闸坡港。明时为防御倭寇要地。

  • 云冈堡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云岗镇北。《方舆纪要》卷44:云冈堡,“《边防考》,云冈有新旧二堡。嘉靖中,以旧堡地形卑下,北南受敌,因筑新堡于北崖,移官军戍守。仍存旧堡, 以便行旅。二堡皆土筑,各周一里有奇。

  • 拉林山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县东南、吉林敦化市北之张广才岭。《清一统志 · 吉林》: 拉林山 “在城东北二百四十五里。周二十里。拉林河发源于此”。

  • 玉女峰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二曲。高可六七十丈,亭亭秀丽,立于水畔。明《八闽通志》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玉女峰“亦名三娘石。三石差肩而立,其色红润,望之有姝丽之态。下有妆镜台、仙冠石。宋辛弃疾诗

  • 厦门厅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以同安县嘉禾屿等地置,属泉州府。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辖今厦门岛。1842年中英 《南京条约》 签订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913年废厅改为思明县。清康熙二十五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