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渡县
1912年改中渡厅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和雒容、榴江二县合并,改置鹿寨县。
旧县名。1912年由中渡厅改置,治中渡(今广西鹿寨县西北中渡镇)。1952年撤销,与榴江、雒容两县合并,设立鹿寨县。
1912年改中渡厅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和雒容、榴江二县合并,改置鹿寨县。
旧县名。1912年由中渡厅改置,治中渡(今广西鹿寨县西北中渡镇)。1952年撤销,与榴江、雒容两县合并,设立鹿寨县。
在今河南浚县西。《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卫县有“上宫台”。《寰宇记》卷56卫县:“南临淇水,有上宫台。”
金天辅七年(1123)升显州置,治所在山东县,后改名广宁县(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黑山以南和医巫闾山、大凌河下游以东地区。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广宁府路。清康熙三年
明置,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南五十里黑河东岸。《皇明职方地图》中卷甘肃边镇图有龙首壁。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南。《续汉书 · 郡国志》: 射阳县注引 《地道记》 有博支湖。《水经·淮水注》: 中渎水 “旧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博芝即博支。《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博支湖 “在宝应县东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吕氏春秋》称为九塞之一。
明正统中置盏达副宣抚司,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莲花山。清属腾越厅。1917年改置盏达行政区,1932年改置莲山设治区。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六冲河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阁鸦铺”条下:又有“六归河铺”,“皆戍守处”。
①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平谷县:“龙泉在县东南十里,成祖尝驻跸于此,饮水而甘,赐以今名。”②在今河北曲阳县北。《方舆纪要》卷14曲阳县:“龙泉在县北五十里。突出地中,渊涵停蓄,流入唐
又作萌古、萌古斯、萌骨、萌骨子、蒙古里。辽、金北境部族。本唐蒙兀室韦部,原居望建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 东,大约在唐末五代间,一部西迁至斡难河 (今鄂嫩河) 上游不儿罕山 (今蒙古国肯特山
①西汉置,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万全县。三国时废。②明洪武初降宁州置,属南昌府。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弘治十六年(1503)复升为宁州。③1913年改宁州置,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华宁县。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