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武县

临武县

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十五里古城渡。《水经·溱水注》: “县侧临 (武)溪东,因曰临武。” 唐如意元年 (692) 改隆武县。神龙元年 (705) 复改临武县,属郴州。五代晋天福四年 (936) 废入桂阳监。南宋绍兴十六年 (1146)复置,属桂阳军,移治今临武县。元属桂阳路。明属桂阳州。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南部、北江支流武水上游,南与广东省接壤。属郴州市。面积1375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5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初置临武县。治今县城东北9千米土地乡古城村,属桂阳郡。以南临武溪水得名。武周如意元年(692年)更名隆武县,属郴州。唐神龙元年(705年)复名临武县。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并入桂阳监。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复置临武县,移治今城关镇,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明属衡州府桂阳州。清属桂阳直隶州。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郴县专区,1951年属郴州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郴县专区。1959年并入宜章县。1961年复置临武县,属郴州专区。1968年属郴州地区,1994年属郴州市。地处南岭山地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区多森林,用材林有松、杉、樟和竹等,经济林多油茶、柑橘和蜡树。农产以稻、甘薯为主。农副产品禾花鲤鱼、临武鸭、龙须草席有名。矿产有钨、锡、铅、锌、锑、煤、石墨等。工业以采矿、化肥、水泥、农机为主。公路有汝嘉、桂临等干线。名胜古迹有韩张山、舜峰寨。


猜你喜欢

  • 平塘墟

    即今广东罗定市东苹塘镇。清康熙《罗定州志》卷2有平塘墟。

  • 西都县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东汉废。②东汉建安中分临羌县置,为西平郡治。治所即今青海西宁市。北魏孝昌二年(526)移于今青海乐都县,为鄯州治。北周为鄯州乐都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

  • 黄杨砦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 黄杨砦 “在县北黄杨岩下。旧名岩前砦,宋嘉定十七年,以其地险远,置砦守御。绍定四年,增兵戍守。元至元中,设巡司。明朝洪武初,改为黄杨砦巡司。十四年废

  • 张侯城

    即霍阳聚。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汝水南岸。《后汉书·祭遵传》:祭遵“遂攻得霍阳聚”。李贤注:“有霍阳山,故名焉。俗谓之张侯城。”《方舆纪要》卷51汝州:霍山,“或曰,东汉初,蛮中山贼张满屯于此,故有是名

  • 俱振提

    即俱战提。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州 (苦盏) 附近。

  • 龙口

    一作龙沟。即今山东龙口市。原为滨渤海一小村,近代航路开通,小轮麕至。大连、营口、烟台、羊角沟等处,均有小轮往来。1914年自辟为商埠,商业日盛。特产细粉丝及花边、发网等手工艺品,远销国外。

  • 硖石湖

    在今浙江海宁市。《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硖石山 “一名紫微山,其并峙者曰赞山,两山相夹,中通河流,曰硖石湖”。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十五年 (1556) 倭寇两次侵犯硖石,均停泊于此。

  • 西仓镇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三十六里安镇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南有西仓。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无锡县东有“西仓镇”。

  • 四望关

    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四十里五通桥。《清一统志·嘉定府》:四望关“在犍为县东北七十里。旧有四望溪口巡司。相近有永通盐课司”。民国时属犍为县,有县佐驻此。

  • 五里渡口

    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南五里口乡。《方舆纪要》卷47太康县:“五里渡在县西南五十里。路通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