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国城

五国城

即五国部。辽时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两岸,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国部的总称。设节度使领之,称五国城。其中越里吉城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赵佶被金人迁于此。《宋史·徽宗纪》:“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即此。剖阿里城即今伯力(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辽时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至乌苏里江口的松花江两岸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个部落归附,设节度使统领,称为五国城。越里吉在今依兰县,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被金人囚死于此;剖阿里即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盆奴里在今汤原县,奥里米在今绥滨县,越里笃在今桦川县东北。


猜你喜欢

  • 固尔班泊

    亦作古尔板泊。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南。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7: 古尔板泊“在 (乌珠穆沁) 左翼西南三十五里。产盐”。《清史稿·藩部二·乌珠穆沁部》: “是部左翼有固尔班泊,产盐,由巴林桥

  • 南凤州

    元初置,属巩昌路。治所在河池县 (今甘肃徽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至元元年 (1264) 改为徽州。南宋宝祐末蒙古入蜀置,治河池县(今甘肃徽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徽县地。至元元年(126

  • 发果寨

    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发果寨“在县东南。傍有五山,峻拔险固可恃”。

  • 中州

    ①地区名。犹言中原。对异域而言指中国,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或专指居《禹贡》九州中间之豫州之域。明、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②北周明帝初置,治所在新安郡(今河南渑池县东二十五里)。保定五年(565)

  • 井陉郡

    隋义宁元年(617)置,治所在井陉县(今河北井陉县西北)。唐武德元年(618)废。隋义宁元年(617年)置。治井陉县(今河北井陉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井陉县等地。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井州。

  • 白道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通武川大道。自古为河套东北地区通往阴山以北的交通要道。北魏末年,破六韩拔陵曾扼守于此,屡破魏军。《水经·河水注》:“芒干水(按:即今大黑河)又西南径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

  • 塞州

    唐六胡州之一。调露元年 (679) 以处突厥民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或鄂托克前旗境。神龙三年 (709) 属兰池都督府,寻改为县。开元十年(722) 复置。后废。

  • 即莘。又作辛或侁。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左传·昭公元年》: “商有姺、邳。”即“莘(1)(1)”。

  • 观音岩

    ①在今湖北京山县东。《方舆纪要》卷77京山县:观音岩“在县东二十里。顶有飞泉瀑布,流分四派,溉田数百顷”。②又名空灵滩或空灵岸。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八里。清雍正四年(1726)依岩建观音寺,故而得名。③在

  • 高平镇

    ①清置,属洮南府。在今吉林镇赉县西南到保镇西高平村。《清史稿·地理志》 洮南府: “府北德勒顺昭至高平镇赴靖安。”②即今四川蓬溪县南高坪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29蓬溪县: 高平镇 “在县西南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