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隍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佐隍山“高三百余仞,周三十余里。环绕县右,其并峙者曰宝盖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佐隍山“高三百余仞,周三十余里。环绕县右,其并峙者曰宝盖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东距广州市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黄麖山 “在府西五十里,其东南有二岩,后有石室通明,可容数十人。元末居民尝避寇于此”。
北周保定二年(562)改会州置,在今甘肃靖远县。隋开皇元年(581)改为会宁镇。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会州置,即今甘肃省靖远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置会宁镇,唐复为会州。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 肃州》: 榆木山 “在高台县南四十里。上产榆树,故名。东起梨园,西尽暖泉,延长百余里”。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 喝门江 “在 (交州) 府西南”。《明史·张辅传》: 永乐七年 (1409),讨简定,“遂进至慈廉州,破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古水名。在今越南河内
即武勤县。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旧唐书·地理志》 作武勒县。
在今吉林蛟河市南。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桦甸县 “北有桦皮甸子地名,因以为县”。
古又名西汉水、渝水、阆中水、巴水。在今四川省东部,为长江支流。《水经·漾水注》: “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 源出甘肃东南的秦岭山系,汇为西汉水; 及四川西北岷山系,汇为白龙江。于四川广元市西南
明置,属辽海卫。即今辽宁开原市西、辽河东岸丈沟子村。民国《奉天通志》卷74开原县:“丈沟子村西,古为商船停泊之所……开原城西老米湾者是也。”
唐永昌元年 (689) 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开元七年 (719) 改朝城县。古县名。唐永昌元年(689年)置,治今山东省莘县西南朝城。属魏郡。开元七年(719年)改名朝城县。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武德。清时设兵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