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鲁回失连真河
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之乌拉根果勒、舍根日机果勒。《元史·太祖纪》:“岁壬戌,帝发兵于兀鲁回失连真河,伐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二部。”
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之乌拉根果勒、舍根日机果勒。《元史·太祖纪》:“岁壬戌,帝发兵于兀鲁回失连真河,伐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二部。”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百里礼水东岸。明、清时浮龙巡司驻此。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北岛。因位置居北,故名。该岛为长条形,中国渔民向称长峙、长岛。
北魏析郦县置,属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北周复名郦县。古县名。北魏改郦县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北。属武关郡。北周复为郦县。
大宁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治所在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辖境相当今河北、辽宁、内蒙古之交部分地区。次年改置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复旧名,侨治保定府(今河北保
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7禹州:小韩城“战国韩哀侯所筑”。《清一统志·开封府二》:小韩城,“《旧志》:小韩城在州西北十三里。韩哀侯所筑,今名韩城”。
三国魏广平、阳平、魏三郡的俗称。东汉末,曹操封为魏王,都邺,魏郡领地扩大,寻分置为东西都尉。曹丕代汉,分魏郡为广平(治曲梁县,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阳平(治馆陶县,即今馆陶县)、魏(治邺县,在今
即汴水、汴渠。
即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高格斯台郭勒。《清一统志·阿巴噶部》: 韭河 “在右翼东南四十里。蒙古名郭和苏台,自阿巴哈纳尔流入境,经色几库山,西北入白海子”。
元明时泛指牡丹江、松花江会合处以西松花江流域。明代海西女真居此。元明时泛指牡丹江、松花江汇合处以西松花江流域,明代海西女真居此。
明置淄河店巡司,属临淄县。即今山东淄博市东齐陵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