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董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清代属镇边厅,后于此置勐角董土千总。傣语 “勐”为地方,“董” 为集中,意即集中的地方。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清代属镇边厅,后于此置勐角董土千总。傣语 “勐”为地方,“董” 为集中,意即集中的地方。
西晋太康初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水经· 江水注》: 巫溪水 “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北周改为建昌县。古县名。晋初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大昌镇。属建平郡。北周时改大昌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山巴乡 (山巴寺)。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商巴寨土千户。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南平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八年(634)属霸州,十三年(639)废。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六十里古城镇。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南,属代郡。相传初筑城,有仙人游其地,故名。东汉末省。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平甫。《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上道营“在府东北”。
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之清溪河,为芙蓉江支流。《方舆胜览》 卷61珍州: 虎溪 “在州东十七里”。《明一统志》 卷72播州宣慰司: 虎溪 “在真州长官司西南七十里。源出播州委家里,经旧珍州,下流合三江”。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九十里贺兰山拜寺口北岗上。建于西夏时期。两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均为砖砌空心八角檐式塔,高40余米。东塔十三层,自二层以上每层每面影塑两个彩绘兽面,兽面之间彩绘日、月、云图案,造型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南。贞观十二年 (638) 废入兴安县。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置,属大宁都司。福余卫又称 “我着”,应即女直兀者部名,其地在元浦峪路、灰亦儿千户所境(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乌裕尔河和嫩江左右)。永乐间改属奴儿干都司。宣德、
亦名斜谷水。即今陕西岐山县南渭水南岸支流桃川河、石头河。源出太白县南太白山,东北流至岐山县南入渭河。《史记·河渠书》: “斜水通渭。”《清 一统志·凤翔府一》: 斜水 “在岐山县南。自汉中府褒城县流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