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团寨
即今福建连城县北北团。宋置北团寨巡司于此,后毁于兵。
即今福建连城县北北团。宋置北团寨巡司于此,后毁于兵。
北周武帝置,属洮河县。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畔。《寰宇记》 卷155廓州达化县: “故洪济镇城,后周武帝逐吐谷浑出后筑,在今县正西二百七十里,以为羌界。”
亦作谦州、谦谦州、俭俭州。元置,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会流处南之鄂依玛克古城。《元史·忠义传·伯八》:“世祖即位,以伯八旧臣子孙,擢为万户,命领诸部军马屯守欠欠州。”又《刘好礼传》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东北木洞小河。《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丹溪“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源出涅婆山,水色如丹,因名”。《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丹溪在“府东南二十八里。从群山中流出,水色如丹”。《
南宋置,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后废。南宋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北。属黔州所领诸羁縻州。后废。
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明万历十二年(1584) 置宣威土千总。
即林家店。一名林扒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四十二里林扒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咸丰六年 (1856) 十一月,清军 “搜捕余党,焚林家扒贼穴”。
一名千朵莲花山,又名千顶山。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南。明《全辽志》卷1: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峰峦秀丽,独胜辽左”。《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平顶山”条下:“千山在司南六十里,
明置,属内乡县。在今河南淅川县南。《明史·地理志》 邓州内乡县: “又西南,有党子口关。”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增城县:陈峒山“脉自庾岭而来,势如卓旗。山侧有小阜突出,增江源于此”。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寿昌军置,治所在武昌县(今湖北鄂州市)。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