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店堡
明嘉靖中修筑,即今河北赤城县北半壁店。
明嘉靖中修筑,即今河北赤城县北半壁店。
唐贞观八年 (634) 析泸川县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旧唐书· 地理志》 泾南县: “在泾水之南。” 因名。后废入泸川县。古县名。唐贞观八年(634年)置,治今四川省泸州市南。属泸州。
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北湑水河北岸。《水经·沔水注》: 壻水 “东南径大成固北,城乘高势,北临壻水。水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容百许人。相传高祖斋七日置坛,设九宾礼,以礼拜信也”。唐岑参 《赴嘉州过城固寻永
北周置,治所在南襄阳郡 (今湖北南漳县)。寻废。北周置,治重阳县(今湖北南漳县)。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南漳县。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为浙东门户。清顺治十八年 (1661)裁。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北海门。属浙江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
北魏太和年间修筑,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前的皇宫。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火车站附近。《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至平城宫”,又太和十九年(495),“诏皇太子赴平城宫”。即此。其后因迁都
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山东金乡县。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侯国,建武十三年(37)封冯异长子彰为东缗侯。《三国书·魏书·武帝纪》:东汉兴平二年(195),“(吕)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曹操“纵
在今福建松溪县东。《方舆纪要》 卷97松溪县: 惠政桥 “在县城东。宋绍兴五年建。本名平政,后屡圯屡复。淳熙十三年,复叠石为六址而梁其上,覆以亭三十二间。淳祐中,增修改今名。后复圯。明朝永乐七年以后,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①又名武帝台。西汉武帝时置,在今河北海兴县东近海处。《水经·淇水注》: 清河枝渎 “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清一统志· 天津府二》 “望海台” 条引 《旧志》称: 武帝台 “在盐山
清宣统元年(1909)升兴京厅置,属奉天省。治所在新宾堡(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新宾、桓仁二满族自治县及吉林通化、浑江、集安市等地。1914年废府改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兴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