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郡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果州置,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西充、蓬安、营山、岳池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 复为果州。
②即南部郡。治所在南部县 (今四川南部县)。《旧唐书·地理志》 南部县: “南充国郡,梁改为南充郡,隋改为南部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果州置,治南充县(今四川南充市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充、岳池等市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果州。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果州置,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西充、蓬安、营山、岳池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 复为果州。
②即南部郡。治所在南部县 (今四川南部县)。《旧唐书·地理志》 南部县: “南充国郡,梁改为南充郡,隋改为南部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果州置,治南充县(今四川南充市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充、岳池等市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果州。
在今广西北流市西。明于此置巡司。后废。
①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一说在北。为居延海。《魏书·袁翻传》:正光二年(521),蠕蠕国乱,其王阿那瓌、婆罗门相继来降,凉州刺史翻表曰:“乞遣大使往凉州、敦煌及于西海,躬行山谷要害之所,亲阅亭障远近之
亦作凯过河。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之梅江 (秀山河)。《明史·地理志》 邑梅洞长官司: “北有凯歌河,一名买赛河,从贵州平头著可司流入,东入酉阳司界。”
即今天津市津南区东葛沽镇。明于此置海防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海防营在天津县东六十里,地名葛沽。明万历二十五年设副总兵驻防。本朝初设游击,后移游击于大沽,设守备驻此。” 民国时设县佐。
金置,属秀容县。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里寨底村附近。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新地镇长盈村城山。《方舆纪要》 卷108苍梧县: 废歌罗城,“ 《志》云: 在府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中,李贤所筑以屯兵处。久废”。今遗址尚存。
即今安徽霍山县西南淠河西岸黑石渡村。《清一统志·六安州》 “项家桥镇” 条下: “又黑石渡镇在县西二十里。” 同治三年 (1864) 太平军陈德才部与清僧格林沁部决战于此。在安徽省霍山县北部、东淠河西
北魏置,属南秦州。治所在翫当县 (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福津沟)。隋开皇三年 (583) 废。北魏置,治翫当县(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大岸庙村)。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康县和陇南市东南部、文县东北部。属南秦州。
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大石城 (今新疆乌什县)。贞元三年 (787) 废。又作温府州。唐羁縻州,贞观年间置,治大石城(今乌什县)。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什罕河中游地区。贞元年间废。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四十八里保平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保平堡 “嘉靖二十五年设,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三十七年,寇由此入犯,亦备御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