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卧如来馆

卧如来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营房子附近。《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 后附宋王曾《上契丹事》 曰: “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


辽置,在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营房子附近。因山中有卧佛像得名。


猜你喜欢

  • 荆山口河

    在今江苏铜山县北。《清一统志·徐州府一》: 荆山口河 “在铜山县北二十里。广数百丈,有长桥跨其上。上流与微山、昭阳相通,下合诸山溪、房亭河,流邳境入漕河”。

  • 休吉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丰县置,属循州。治所在今广东新丰县东北长吉屯。大业初省入河源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新丰县改名,治今广东省新丰县东新丰江南。属南海郡。大业初废。

  • 石城场

    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属宁都县,即今江西石城县。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为石城县。

  • 烟霞山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清一统志·永顺府》: 烟霞山 “在保靖县西二十里”。

  • 铺上

    即今山东胶南市西北铺上。1948—1953年置胶河县治此。

  • 武功水

    即斜水。在今陕西眉县西。发源于衙岭山北麓,流出斜谷,北经五丈原,注入渭水。《水经·渭水注》: “斜水出 (武功) 县西南衙岭山,北历斜谷,径五丈原东。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

  • 豆积山

    在今陕西凤县凤州镇北。世传张果隐处。《方舆胜览》卷69:豆积山“冲妙先生之别隐。淳熙中,宪使李大正大书‘遯迹山’三字镌于石山之麓”。《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引《府志》:“山在凤县(今凤州镇)北一里。一

  • 越窑

    唐至五代著名青瓷窑之一。窑址原在浙江会稽山和曹娥江沿岸,后移至余姚上林湖 (今属慈溪)。宋代以后,龙泉青瓷兴起,越瓷才走向衰微。

  • 札鲁特部

    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明后期,达延汗第四子阿尔楚博罗特之孙乌巴什(自称伟征诺颜)始称所部为札鲁特。初服属内喀尔喀。后受察哈尔林丹汗所掠,依附科尔沁部。天聪二年(1628),乌巴什后裔内齐、色本先后

  • 平圃站

    元置,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西南平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