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柏寿镇
即今辽宁建平县(叶柏寿镇)。1954年建平县迁治于此。
在辽宁省建平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9.9万。镇人民政府驻叶柏寿,人口 1900。原名牛碌河,1933年改称叶柏寿。“叶柏寿”,蒙古语意为“大营子、大庄园”。1954年始为建平县治。1956年设镇。主产蔬菜。有服装、塑料、印刷、水暖等厂。锦承、建赤铁路和101国道、锦赤公路经此。
即今辽宁建平县(叶柏寿镇)。1954年建平县迁治于此。
在辽宁省建平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9.9万。镇人民政府驻叶柏寿,人口 1900。原名牛碌河,1933年改称叶柏寿。“叶柏寿”,蒙古语意为“大营子、大庄园”。1954年始为建平县治。1956年设镇。主产蔬菜。有服装、塑料、印刷、水暖等厂。锦承、建赤铁路和101国道、锦赤公路经此。
在今浙江绍兴县东。《水经·渐江水注》:“(寒) 溪之北有郑公泉,泉方数丈,冬温夏凉,汉太尉郑弘宿居潭侧,因以名泉。” 《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郑公泉 “在会稽五云乡,去葛仙翁钓矶为近,以郑弘得名
东魏天平初置,属阳州宜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八里伊水西岸旧县乡。隋废。古县名。东魏置,治今河南省嵩县西南旧县堡。属宜阳郡。隋废入陆浑县。
1914年改南宁县置,为广西省会及南宁道治。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1946年划城区置南宁市。1951年迁治今县东北五塘镇。1953年迁今治蒲庙镇。旧县名。1914年改南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又名罗左冲山。在今云南腾冲县南。《方舆纪要》卷119南甸宣抚司:半个山“在司北。《志》云:司置于腾越南半个山下,其山颠北恒有霜雪,南则烟瘴如蒸,盖天限华夷也”。《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罗左冲山“在厅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平洲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五斗口巡司“在县南平洲堡,景泰三年置。嘉靖五年,移置于磨石刀”。后又移至佛山镇,寻复移治平州堡,改为平洲巡司。清顺治七年(1650)复名五斗口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兰屯。元 《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哈剌马苦站”。明改哈剌马古站。
即唐禁苑。又称神都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范围较隋缩小。唐韦述《两京新记》说:东都苑“周围一百二十六里,东面七十里,南面三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四里。”《旧唐书·地理志》 载:“禁苑,在都城之西。
北宋置,属西安州绥戎堡。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后废。
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顺化东之三江海湾和球二湾一带。《元史·唆都传》:至元十九年(1282),率军浮海伐占城,“又败之于大浪湖,斩首六万级”。又《亦黑迷失传》:“亦黑迷失言于镇南王,请屯兵大浪湖,观衅而
①清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兴化市西北沙沟镇。清有巡司驻此。②即今山东枣庄市西南沙沟镇。明弘治二年(1489)设递运所。嘉靖间设巡检司。万历三年(1575)设沙沟营。清雍正九年(1731)设都司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