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同和县

同和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同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宣政元年(578)改名和政县。


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同和郡。宣政元年(578年)改为和政县。


猜你喜欢

  • 埿阳水

    一名泥阳水。即今甘肃成县、徽县境内之洛河。《水经·漾水注》: “埿阳水北出埿谷,南径白石县东,而南入浊水。”

  • 白峤驿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改迎恩驿置,在今浙江宁海县城东。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移今县西南桑洲镇。寻复旧。三十九年(1611)废。

  • 堂城

    即沙随城。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0宁陵县: 沙随城 “亦曰沙阳亭。或谓之棠阳城,俗谓之堂城”。

  • 千福寺

    即今陕西西安市西二里铁塔寺。宋敏求《长安志》卷10:“本章怀太子宅,咸亨四年舍宅立为寺。大中六年改兴元寺。”内有多宝塔,故又名铁塔寺。

  • 竹行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四十四里竹行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竹行镇在城东南三十二里。”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东南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竹行镇,人口 4

  • 清安寺

    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处。金世宗之母贞懿皇太后曾在此出家为尼。后改建为垂庆寺。明、清时称广佑寺。又称白塔寺。

  • 马村河

    在今河北高碑店市西南。《宋史·河渠志五》:咸平五年(1002),修塘堤拥鲍河开渠入顺安军、威鲁军,诏莫州部署石普并护其役,“引军壁马村以西,开凿深广,是以张大军势”。《方舆纪要》卷12新城县:马村河“

  • 笑城

    即宵城。在今湖北天门市东。《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 “京山城” 条下: “又县东六十里有笑城。相传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夜遁,惟系羊击鼓,金兵既觉,欲追之,知已无及,一笑而已,因名。” 《清一统志·安

  • 阿泽

    又作河泽、柯泽。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前559),卫献公出奔齐,孙林父追之,“败公徒于河泽”。或作“阿泽”。《水经·河水注》:“河水右历柯泽,《春秋·左传》 襄公十四年,卫孙文子败

  • 武壁寨

    元置,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西黄河岸。《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武壁寨 “旧名薛壁。……俱元至正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