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武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改向武州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正统十一年(1446)迁治今贵港市。万历二十三年(1595)又迁贵县西北谢村镇(今来宾县南五山乡)。清废。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向武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向都东。三十二年复改向武州。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改向武州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正统十一年(1446)迁治今贵港市。万历二十三年(1595)又迁贵县西北谢村镇(今来宾县南五山乡)。清废。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向武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向都东。三十二年复改向武州。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北石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万年县北。明置巡检司于此。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 以元辽王阿扎失里等率部归降,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都指挥使司于兀良哈之地。泰宁卫在元泰宁路境(今内蒙古洮儿河、绰尔河下游)。朵颜卫在朵因温都儿(今内蒙古洮儿河源索岳尔济山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魏书·尉元传》:天安元年(466),刘彧“遣将张永、沈攸之等率众讨(薛)安都,屯于下磕”。即此。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徐州刺史薛安都降魏,宋诏张永、沈攸
①在今四川西充县北。《方舆纪要》卷68西充县:回龙山“在县北三十里。耸翠嵯峨,萦回盘绕”。②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河乡。《清一统志·石砫厅》:“秦良玉墓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明弘治八年(149
明永乐元年(1403)改必里千户所置,属朵甘都司。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一说在今兴海县西南。后废。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必里千户所置,治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后废。
北宋置,属掖县。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九十里海仓,即胶莱河入海之口。亦称海沧口镇。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活路城(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马扎里沙里夫一带)。8世纪中废。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北二十五里南甸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平山县图: 西北有南店镇。
亦作诺尼江。即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清方式济 《龙沙纪略》: “诺尼江即脑温江。乾隆《盛京通志》 作诺尼。蒙古语谓脑温为碧,诺尼意同。今呼嫩江。”
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梭罗乡西三里袁家溪。在四川省邻水县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清代兴集。镇人民政府驻袁市,人口8770。以姓氏名场。1950年置袁市乡,1958年改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