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兴县

唐兴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恭州。治所在州东五里 (今云南昭通市坝子内)。八年 (625) 属曲州。天宝后废。

②唐武德四年 (621) 改梁兴县置,属道州。治所在湖南宁远县东南。后移今宁远县。天宝元年(742) 改名延唐县。

③唐武德四年 (621) 于废吴兴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天授二年 (691) 改名武宁县。神龙元年 (705) 复名唐兴县。天宝元年 (742) 改名浦城县。

④唐高宗上元二年 (675) 改始丰县置,属台州。治所即今浙江天台县。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吴越改天台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唐兴县,后晋天福七年(942) 又改台兴县。

⑤唐永淳元年 (682) 置,属遂州。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南。长寿二年 (693) 改为武丰县。神龙元年(705) 复为唐兴县。先天二年 (713) 废唐安县入,移治废唐安县 (今蓬溪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蓬溪县。

⑥唐神龙元年 (705) 改武昌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五代晋改名宜川县,后周显德六年 (959) 废。

⑦唐至德二年 (757) 改唐安县置,属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天宝元年(758) 属蜀州。五代唐开平二年 (908)改为陶胡县,后唐同光元年 (923) 复为唐兴县。北宋开宝四年(971) 改为江源县。


古县名。(1)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梁兴县置,治今湖南省宁远县。属道州。武周长寿二年(693年)改名武盛县,唐神龙元年(705年)复为唐兴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延唐县。(2)唐上元二年(675年)改始丰县置,治今浙江省天台县。属台州。五代梁开平中吴越改为天台县。唐同光初复名唐兴县。晋天福中又改名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复名天台县。(3)唐永淳元年(682年)析方义县置,治今四川省蓬溪县南。属遂州。武周长寿二年改武丰县。唐神龙初复改唐兴县。先天二年(713年)移治今蓬溪县。天宝元年改蓬溪县。(4)唐载初元年(690年)析建安县置,治今福建省浦城县。属建州。武周天授二年改武宁县。唐神龙元年复改唐兴县。天宝元年改浦城县。(5)唐神龙元年(705年)改武兴县置,治今河北省安新县安州东南。属莫州。五代晋改宜川县,寻复故;周显德六年(959年)废。(6)唐至德二载(996年)改唐安县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属蜀州。五代时复改唐安县。(7)唐置,治今云南省昭通市东,属戎州。后废。


猜你喜欢

  • 建兴湖

    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西南五十里长安镇附近。宋 《咸淳临安志》 卷34盐官县: 建兴湖“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东西一十里,南北六里。吴建兴中开,因名建兴湖”。南宋时堙废。

  • 木藏城

    吐蕃置,在今甘肃临夏县南。《宋史·王韶传》:熙宁六年(1073),“瞎征以其间据河州,韶进破诃诺木藏城”。即此。

  • 卧龙关

    亦作惹龙关。明置,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卧龙镇西南。清乾隆 “金川之役” 以后,设千总驻防。卧龙镇以西以北以南地区为卧龙大熊猫等综合保护区。

  •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费县南。《春秋》:襄公十二年(前561),“莒人伐我东鄙,围台”。杜注:“琅邪费县南有台亭。”《续汉书·郡国志》:泰山郡费侯国“有台亭”。(1)即“邰”。(2)台湾省的简称。

  • 恩羊渡

    亦作恩阳渡。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六十里恩阳镇。为通仪陇县孔道。清道光 《保宁府志》 卷10巴州: 恩阳渡 “在州西六十里”。

  • 猛缅长官司

    明初置,直属云南布政使司。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清乾隆十二年 (1747) 改为缅宁厅。

  • 洛都郡

    ①即乐都郡。十六国后凉吕光置,治所即今青海乐都县。②北周天和二年 (567) 置,属泸州。治所在富世县 (今四川富顺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富顺县、自贡市及隆昌县西境。隋开皇三年 (583) 废。

  • 梅峰

    在今广东梅州市西。《方舆纪要》 卷103程乡县: 梅峰在 “县西二里。平地突起,形如覆钟。一名马蹄峰。其相近者曰高峰”。

  • 珍富县

    即洛富县。在今广西宜州市南洛富村。珍为洛之讹。

  • 贺虎溪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永顺府》: 贺虎溪 “源出 (永顺) 县东羊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