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峰山
在今湖南永兴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四十八峰山“有四十八山,拱峙攒簇”。
在今湖南永兴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四十八峰山“有四十八山,拱峙攒簇”。
即白马关。在今山西盂县东北。
南宋威淳三年 (1267) 建,在登高山(今四川宜宾市东二里东山)。徙叙州、宜宾县治此。元至元十二年 (1275) 郭汉傑以城降元。不久城废。古城遗址尚存。
①在今天津市海河西岸。清光绪《畿辅通志》卷76:“七里海在宁河西南宝坻县东南天津之东。《明实录》:七里海计二百二十五里,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余顷。其西接塌定河,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油淀
在今山东聊城市东。《晋书·石勒载记》:石勒被“卖与茌平人师懽为奴。……懽家邻于马牧,与牧率魏郡汲桑往来,勒以能相马自讬于桑”。《方舆纪要》卷34聊城县:马牧“在府东。晋永兴中,群盗汲桑、石勒起于马牧。
亦作色威县。在今四川色达县。清宣统三年(1911)拟置,因辛亥革命,未果。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潘州置,治所在茂名县 (今广东高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茂名、电白、吴川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潘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潘州置,治茂名县(今广东高州市)
今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省科布多东之哈腊乌斯湖及哈腊湖。《元史·土土哈传·牀兀儿》:“成宗崩,武宗时在浑麻出之海上,牀兀儿请急归定大业,以副天下之望。武宗纳其言,即 日南归。”
即后平关。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南。《方舆纪要》卷77永定卫:那平关“在(大庸)所境。《志》云,所有那平、边岩下、青鱼滩三关,旧皆为戍守处”。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鸡岭关在“县西五十里”。因山以名。
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达拉。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八扎塔拉卡“查该卡祗可扼坎巨提由星峡、红孜纳普各达坂来路入叶城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