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石镇

大石镇

①北宋置,属铜山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南石笋乡东。

②金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应县大石口村。


(1)古镇名。金以大石寨置,在今山西省应县东南大石口。《金史·地理志》繁畤“镇七:茹越、大石、义兴、麻谷、瓶形、梅回、宝兴”,即此。(2)今镇名。(1)在重庆合川市中部、嘉陵江右岸。面积80.2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石桥,人口5620。旧为合州—顺庆大道,道中亘一巨石,厚宽相若,下覆水田,宛如石桥,故名。明洪武成集市,属兴仁里。清乾隆时置大石桥场,后归来苏里;光绪时划入兴仁里,后为兴仁乡治所。1926年建大石镇,1938年分大石镇增设临江乡。1939年大石镇、临江乡组建大临镇。1941年废大临镇,大石改称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内口乡划入组建大石镇。2001年利泽镇并入。产稻、小麦、玉米和柑橘、甘蔗。特产粉丝。为全市蚕茧、枇杷生产基地之一。有炼油、酿造、建材等厂。重庆盐矿、国光集团12分厂驻此。是附近主要农副土特产品物资集散地。太大、大方、临大等公路与212国道交会,嘉陵江通轮船。有东汉单室崖墓群、明代石室墓群。(2)在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东部。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石板,人口 3800。因场西有长约3千米石崖裸露,俗称大石板,故名。1950年为大石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85年撤乡置镇。1992年原龙王乡大部分并入。省科技综合开发试点镇。有水泥、食品加工、磷化工、陶瓷等厂。成普铁路、212国道经此。(3)在四川省蓬溪县中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石,人口3680。以驻地大石桥得名。1950年为大石乡,1958年为大石公社。1981年更名大石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大石桥、大力二乡合并置大石镇。有石油等矿。有镀铬、毛巾、麻纺、轧花等厂。川鄂公路经此。镇内牛角沟为红军第一路军起义地。纪念地有“蓬溪暴动”起事点。


猜你喜欢

  • 西泇河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西泇河,由山东苍山县入境,与东泇河会为泇河。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西泇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与东泇合”。

  • 流水沟

    一名隆山。即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四十八里流水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宜城县东南有流水沟。清置流水沟汛,有外委驻防。

  • 永兴县

    ①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改余暨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萧山市。隋开皇九年(589)省。唐仪凤二年(677)复置,属越州。天宝元年(742)因与江夏郡永兴县重名而更名萧山县。②北魏黄兴初置,属建昌

  • 五夫村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南五夫镇。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置巡司于此。

  • 新杭县

    1934年6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新泉 (原连城县新泉地区)、上杭二县合置,治通贤 (今福建上杭县北通贤乡)。1935年1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4年6月由新泉、上杭两县合置,治今上杭县北通

  • 中陵川

    又名兔毛河。即今山西右玉县西沧头河。《水经·河水注》:中陵川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东北流,径中陵县故城东。……中陵水又西北流,径善无县故城西”。《清一统志·朔平府》:兔毛河“古名中陵川水”。

  • 巴补

    即八普。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西南纳伦河北岸。《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补”,即此。

  • 西门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北部边缘。东北与本固暗沙相距1.6海里,西南与华夏暗沙相距5.4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西门暗沙。

  • 大渡河

    古名渽水、涐水、沫水、羊山江(阳山江)、铜河、中镇水。在今四川西部,为岷江最大支流。源出川、青交界的果洛山,上源曰大金川,在丹巴县纳小金河后始称大渡河。南流经泸定、石棉、汉源、峨边,于乐山市西纳青衣江

  • 据史德城

    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龟兹境也,一曰郁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