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郭镇
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北三十六里宁郭镇。本宋郭镇,后改宁郭。《明史·地理志》 武陟县:“西北有宁郭城,景泰中筑。”清为宁郭镇。
在河南省武陟县西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宁郭,人口 5180。古名宋村,为隋祭酒宋通居住地,故名。金为宋郭县治,不久废县为镇。传明崇祯年间在此修建城郭,定名为“安宁城郭”,后简称今名。1958年设宁郭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置镇。特产山药、菊花、牛膝、地黄“四大怀药”。有皮革、面粉、砖瓦、食品等厂。郑常、焦温公路经此。
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北三十六里宁郭镇。本宋郭镇,后改宁郭。《明史·地理志》 武陟县:“西北有宁郭城,景泰中筑。”清为宁郭镇。
在河南省武陟县西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宁郭,人口 5180。古名宋村,为隋祭酒宋通居住地,故名。金为宋郭县治,不久废县为镇。传明崇祯年间在此修建城郭,定名为“安宁城郭”,后简称今名。1958年设宁郭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置镇。特产山药、菊花、牛膝、地黄“四大怀药”。有皮革、面粉、砖瓦、食品等厂。郑常、焦温公路经此。
春秋邾邑。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宋公伐邾,围虫”。同年,邾人、郳人、徐人会宋公,“同盟于虫”,即此。古邑名。春秋邾邑。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鲁昭公十九年(前523年),宋
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北柘林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4: 建昌县西北有柘林。
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七十里半拉山镇。《清史稿·地理志》 新民府镇安县:“东北有半拉门市镇。”
即今河北新河县西荆家庄乡。清光绪 《新河县志》 卷1: 西路 “荆家庄,东西长 一百五十步,南北宽五百步,至城二十五里”。集镇名。在河北省新河县城西部。荆家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90。传曾有帝王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香溪镇东四里谭家山麓。《寰宇记》卷148归州兴山县:“玉虚洞在县南五十里。唐天宝五载,其洞忽开,可容千人。”南宋陆游《入蜀记》:“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江岸五里许,隔
在今四川简阳市。为盐场。元置简盐场。明代有九盐井,在市北十里设盐课司。清代有盐井九十三,设石桥井州判。民国设场知事。
明建,即今湖北保康县南马良镇。《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马良坪堡在“县南百里。旧为盗贼出没之所。成化初,官军讨房陵西山贼,别将林贵从安远进兵马良坪是也”。
即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十里仿山。《寰宇记》卷13广济军定陶县: “髣山庙在县西北五里层阜之上。按,髣山,古曹国葬地,连属十五里,仿佛似山,因名。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皆葬于此。”古山名。在今山东省定陶县
在今河南临城县西北。《清一统志·赵州》:天台寨“在临城县西北天台山北,接正定府赞皇县界”。
清乾隆四年 (1739) 建,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为绥远将军驻地。1912年改设绥远县。1913年和归化县合并,改名归绥县 (后设归绥市) 1928年为绥远省会。1954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