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乐镇

安乐镇

①北宋置,属历亭县。即今山东武城县东北四十二里四女寺镇。

②北宋置,属阳谷县。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安乐镇。


(1)古镇名。又称四女树镇。即今山东省武城县北四女寺镇。金属历亭县。(2)今镇名。(1)在安徽省天长市西北部。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安乐,人口 3150。镇区内有安乐水库,地以水库名。1950年置安乐乡,1958年属铜城公社。1961年析置安乐公社,1983年复为安乐乡,1992年置镇。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仪表、电线电缆、缫丝、玩具等厂。有公路北接天铜公路。古迹有北岗汉墓群。(2)在山东省阳谷县东部、赵王河左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安乐,人口 8900。安乐初名老君堂。五代周世宗柴荣北征遇疾,在镇中清凉寺养病,病愈后更名安乐,金代镇遂有安乐镇之称。镇境1949年为五区。1958年省入寿张县为公社驻地,1961年回归阳谷县亦为公社驻地。1984年改为安乐镇。赵王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有种鸡、机械、皮毛加工等厂场。阳七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黄山文化遗址。(3)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中部、洛阳桥南端。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安乐窝,人口 2650。本为五代时安审琦故居。清理学家邵雍(自号安乐先生)居此,取名安乐窝。村以此得名。1957年设安乐乡,1964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置镇。有印刷机械、化工、弧型玻璃、炼油、造纸等厂。洛龙、洛偃、洛宜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邵雍祠堂。(4)在陕西省三原县南部。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安乐村,人口 3210。相传清代建村,取“安居乐业”之意命名。1949年设安乐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设镇。有银耳罐头、塑料制品、农机修配、水泥预制件等厂。为县东南部农贸集市。咸铜铁路经此,有公路通三高公路。(5)在陕西省岐山县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乐寨,人口 2130。明代筑寨,取“安居乐业”之意为名。1949年设安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辣椒、大蒜、莲藕。为县粮油主产区之一。有机械、冶炼、电镀、玻璃制品、造纸、童鞋、果品等厂。有公路接310国道。


猜你喜欢

  • 铜官川

    即今陕西沮河支流漆水河。《水经·沮水注》: “铜官水又西南流径祋祤县东,西南流径其城南原下,而西南注宜君水。” 《清一统志·西安府》“铜官川” 条引 《县志》: “同官川亦谓之同水,源出哭泉,自 (同

  • 洒戛龙镇

    亦作牙拉冲。即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九十里德厚乡。旧有汛。

  • 吴芮墓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镇头乡冷水亭村鸡山上。吴芮(?—前202),汉初诸侯王。初为秦番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令。秦末率越人起兵,被项羽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长沙王。墓有三座,间距百米。墓前立封门石,围

  • 罗三溪汛

    清道光间置,在今四川雷波县北一百二十五里罗山溪乡。有把总驻防。

  • 可泸江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可泸江在“县东南七十里,与武缘县接界。流入宣化县界,合大江。可通舟楫”。

  • 白河堡

    明成化八年(1472)置,在今陕西白河县西。《清一统志·兴安府二》:白河堡“在白河县西。本洵阳县地,在万山中,明成化八年置堡筑城,以白石河为名”。后改置县,因堡为名。

  • 安宁郡

    ①南齐隆昌元年(494)析平乐郡安宁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辖境约当今云南安宁市和易门县地。南朝梁末废。②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583)废。

  • 下文州

    明永乐五年(1407)属谅山府。治所在越南北部谅山省同登县境。十七年(1419)废入上文州。

  • 游顿街

    即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清同治《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游顿新墟。《中华民国新地图》 作游顿。

  • 四面山

    在今安徽太湖县北。《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四面山“在太湖县北十五里。下有大中寺”。《方舆纪要》卷26太湖县:四面山“山方而锐,四面如一”。在重庆市西南江津市南部,邻近贵州省。同名主峰海拔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