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塞县

安塞县

元置,属延安路。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迁治真武洞,即今安塞县。


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上游。属延安市。面积 2984 平方千米。人口15.5万。辖7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真武洞镇。秦、汉为高奴县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451年)在今县东南安塞旧城置广洛县并兼为金明郡治,次年于今县东北设永丰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永丰入广洛县,仁寿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杨广名,广洛县改名金明县。唐贞观十年(636年)在北部增设罢交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延昌县,五代梁废入金明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金明县为金明寨(在安塞故城,即今沿河湾镇)。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于宋代安塞堡(今沿河湾镇碟子沟)始置安塞县。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因县城碟子沟被水淹,迁治真武洞。1950年属延安专区。1958年县撤销,辖地分别划归延安、志丹、子长三县。1961年以原划归子长、延安二县地为境域恢复安塞县后成今域。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延河、杏子河为主要河流。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黍、谷子、玉米、高粱、小麦为主。盛产枣仁、甘草。有养羊业。矿产有铁、石灰石、石膏、耐火土等。工业有电机、电力、水泥、造纸、粮油加工等厂。延安—定边、延子、延靖公路经此。有王家湾毛泽东旧居、石峡峪张思德烧炭处等纪念地。


猜你喜欢

  • 白玉州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土司南部地置,属登科府。治所在麻陇(今四川白玉县)。“白玉”,藏语意为“吉祥盛德之地”。1913年改为白玉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四川省白玉县。1913年降

  • 大潭

    即今福建建阳县治。《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东汉建安八年(203),贼洪明等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即此。《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县志》,谓“相传古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

  • 楼观山

    亦名石楼山。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楼观镇。上有周康王大夫尹喜宅、老子陵、楼观等故迹。《方舆纪要》 卷53盩厔县: 老子陵 “在县东三十里。一名石楼山,又名楼观山”。

  • 黄盖峰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八里。为太室之东南支。峰下为中岳庙,规制宏壮,庙中多宋、辽以来碑石。原在嵩山,唐中叶时徙至此。今庙为清代重修。

  • 咸应渠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丰州九原县: “有咸应、永清二渠,贞元中,刺史李景略开,溉田数百顷。”

  • 石堰场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西南十里石堰乡。《清一统志·绍兴府一》:石堰场“在余姚县东二十里。旧名买纳场,元至正中设盐课司,今并置盐大使”。民国时更名余姚场。今废。②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石堰镇。清光绪《长寿县志》:

  • 徙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徙国内属置,属沈黎郡。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后属蜀郡。东汉延光元年 (122) 属蜀郡属国都尉。三国蜀汉属汉嘉郡。西晋改为徙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

  • 大头山

    一名殿子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五里。《晋书·庾衮传》:“及石勒攻林虑,父老谋曰:‘此有大头山,九州之绝险也。上有古人遗迹可共保之。’惠帝迁于长安,衮乃相与登于大头山而田于其下。”古山名。又称殿子山

  • 惠阳县

    1912年改归善县置,后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即今广东惠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85年迁治淡水镇 (今惠阳市)。1994年改设惠阳市。旧县名。1912年改归善县置,治今广东省惠州市。1953年、1

  • 古道径营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古道径营“在县(治今明城镇)北,接高要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