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厅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以定南县改置,属赣州府。治所即今江西定南县西南老城镇。1912年仍改为定南县。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升定南县为厅,治今江西省定南县西南高砂。属赣州府。1912年废厅改为定南县。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以定南县改置,属赣州府。治所即今江西定南县西南老城镇。1912年仍改为定南县。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升定南县为厅,治今江西省定南县西南高砂。属赣州府。1912年废厅改为定南县。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南吴吕乡。民国《冀县志》图:西南有吴吕村。
①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正始二年(505)复置永安县,移治仇池壁(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后移治今霍州市。建义元年(528)
即今河北肃宁县东南二十四里梁家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肃宁县图: 东南有梁家村。
明置,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
在今甘肃定西县南。《方舆纪要》卷59安定县:双峪岭在“县南五十里”。
明置,属罗源县。在今福建罗源县西南应德。《方舆纪要》卷96罗源县:应德镇在“县南二十五里,与连江县接界。为往来通道。应德铺设于此”。古镇名。明置,即今福建省罗源县西南应德。属罗源县。为通往连江要道。
一作桑鸢寺。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寺。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6: “萨木秧寺俗称桑鸢寺。”
即今湖北麻城市北之白塔河,为举水正源。《水经·江水注》: 垂山水 “北出垂山之阳,与弋阳淠水同发一山,故是水名之。水之东有南口戍,又南径方山戍,西流注于举水”。
亦作吐屈真川。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北柴集河 (沙珠玉河)。一说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东南流出之惠农河。《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屈真川有盐池。”即“吐屈真川”。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土剌河上源东乌兰山口。明金幼孜 《北征后录》: 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亲北征至饮马河 (今克鲁伦河)。五月“初七日次忽兰忽失温,……寇大败,人马死伤无算,皆号痛而往,宵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