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原县

平原县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北击齐,“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即此。西汉为平原郡治。东汉为平原国治。北魏为东青州治,后属安德郡。北齐始移治今平原县。隋属平原郡。唐属德州。清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②南朝宋置,属阳平郡。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三十里平原村。北魏属东阳平郡。北齐徙今山东宁阳县。隋改名龚丘县。

③南朝宋侨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南二十里好生镇北。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梁邹城(今山东邹平县东北)。隋开皇三年(583)移治邹平城(今邹平县北)。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邹平县。

④北魏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礼县或西和县境。北周废。

⑤隋开皇十年(590)改龙乡县置,为泷州治。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开皇十八年改为泷水县。

⑥唐永隆二年(681)置,属思唐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长庆三年(823)改为思和县。


(1)古县名。(1)南朝宋大明中置,治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属鲁郡。北齐文宣帝移治今宁阳县,属任城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龚丘县。(2)南朝宋武帝侨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属平原郡。北齐属东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移治今邹平县北,属齐州。十八年改为邹平县。(3)隋开皇九年(589年)以龙乡县改名,治今广东省罗定市南。为泷州治。开皇十八年改为泷水县。(4)唐永隆二年(68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属思唐州。长庆三年(823年)改名思和县。(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北部。属德州市。面积 1105 平方千米。人口44.7万。辖8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平原镇。因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故名。战国为赵平原邑。赵惠文王封弟胜为平原君,即此。秦置平原县,治今县南,属济北郡。《水经注·河水》:“河水又北径平原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原,博平也,故曰平原矣。”西汉于此置平原郡。北魏属安德郡。北齐徙今治。隋属平原郡。唐属德州。明属济南府德州。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临德道,1928年直属省。抗日战争时期历属冀南区、冀鲁边区、渤海区。1950年归德州专区,1956年改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归德州专区。1967年属德州地区,1994年属德州市。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向东北倾斜。境内有马颊河、赵王河、洪沟河、鬲津河、德惠新河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特产绢花、羽毛画。工业有轻工、纺织、机械、水泥、化肥、建材、食品等。京沪铁路、105国道、济德公路经此。古迹有龙门、千佛塔等。


猜你喜欢

  • 鄂什

    一作鄂斯。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45: 西布鲁特 “在喀什噶尔西北三百里。道由鄂什逾葱岭而至”。

  • 福海县

    1944年改布伦托海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福海县。以境内布伦托海物产丰盛而得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坡、乌伦古河下游。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面积3.65万平方千米。人口7万

  • 草河掌

    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凤凰厅图: 北有草河长。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10奉天省矿产表:本溪县草河掌产金。

  • 驼山石窟

    在今山东青州市城西南十二里驼山上。共有洞窟五个,龛窟一个,计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其中第3号窟最大,窟深2.5米,阿弥陀佛造像高达5米,底座高1米,上刻 “大像主青州主管柱国平桑公” 题记,为北周时雕

  • 云台工作委员会(县级)

    1948年12月革命根据地由江苏灌云县析置,属山东省。治云台(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云台)。1949年撤销,与连云市、云台工作委员会合置新海连市。

  • 罗博关

    明置,属泗城州。在今广西凤山县西南平乐瑶族乡。《方舆纪要》 卷111泗城州: 罗博关 “在州界。有巡司戍守”。

  • 大鱼关

    明永乐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开坪羌族藏族乡(大鱼口)。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3:“嘉靖二十三年,木瓜寨勾引白草番反,为之响导,事平,止许岁至小河领赏,不得度大鱼关。”

  • 岗上村

    即今河北藁城市西二十五里岗上镇。清康熙《藁城县志》卷1:西有岗上村。

  • 隆州城

    又名隆舟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三十里。五代周初,刘崇据河东十二州,隆州为其中之一。《续资治通鉴长编》: 太平兴国四年 (979),“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隆非古州,北汉人依险筑城以拒王师”。即此。

  • 严子陵钓台

    简称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富春山上。《元和志》卷25桐庐县:严子陵钓台“在县西三十里,浙江北岸也”。系东汉严子陵垂钓处,有东、西二台,西台即南宋谢翱哭文天祥处。又称双台垂钓。在浙江省桐庐县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