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设治局
1946年析巴中县东南部地置,属四川省。治所在江口镇(今四川平昌县)。1948年升为平昌县。
1944年由巴中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1948年升县。
1946年析巴中县东南部地置,属四川省。治所在江口镇(今四川平昌县)。1948年升为平昌县。
1944年由巴中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1948年升县。
1936年由潜山、太湖、舒城、霍山四县析置,属安徽省。治所在朱屋庙 (衙前街),即今安徽岳西县。在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主峰南麓。属安庆市。面积 2398 平方千米。人口40.1万。辖13镇、15乡。县人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建昌镇。即今四川喜德县 (甘相营)。《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靖远营 “在冕宁县东。地名乾县。为诸夷门户。本朝雍正六年筑城,周三里有奇,设游击驻防”。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四曲。《舆地纪胜》卷129建宁府:大藏岩“在武夷山。下际深渊,石壑中开数室,皆插板木。室中有器形状不一”。《明一统志》卷76:大藏岩“在武夷山中,下际深渊,石罅处有仙骨函。又有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金塘岛西北隅之沥港镇。《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定海县: 烈港在“县西北五十里。东出海近金塘山。嘉靖三十一年贼汪直……移泊于此。地形曲折,进剿为难”。
又作希贤。元置,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东洋州百二十(里)土罗火,百三十(里)希田。”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为陈州府治。治所即今河南省淮阳县。1913年改为淮阳县。古旧县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治陈州城(今河南淮阳县城关镇)。为陈州府治。1913年裁府留县并改名淮阳
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0归德州:归峰山在“州治(故治在今归德)西。山势有趋归之状,因名”。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中蒙交界处哈拉哈河。《辽史· 圣宗纪》: 开泰四年 (1015),于厥叛,“ (耶律) 世良惩创,既破迪烈得,辄歼其丁壮。勒兵渡曷剌河,进击余党”。即 《金史· 夹谷清臣传》 之
在今广东连州市及阳山县境。唐杜佑 《通典》 卷183: 连州桂阳县 “有乳穴三十二”;阳山县 “有乳穴十九”。唐柳宗元 《连山郡复乳穴记》曰: “石钟乳,饵之最良者也,楚越之山多产焉,于连于韶者独名于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城。东汉改为表氏县。《后汉书·灵帝纪》:光和三年 (180) “秋,表是地震涌水出”。古县名。是,又作氏。“是”、“氏”,古通用。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高台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