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康庄镇

康庄镇

即今山东临清市东康庄镇。民国 《清平县志》 有康庄镇。1940年清平县迁治于此。


(1)在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官厅水库东侧,西南邻接河北省。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康庄,人口1万。镇区明已成村。初名康家新庄,因姓得名。清称康家庄,民国时简称康庄。1949年置康庄镇。1958年属灯塔公社,1961年析置康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复置镇。产玉米、小麦、谷子、蔬菜等。有肉类加工、美术、塑料、地毯等厂及玻璃钢研制中心。历为交通要冲及农贸物资集散地。京包铁路经此并设站。延康、西康公路在此相交。名胜有康西草原旅游区。(2)在山东省高密市中部。面积99.7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毛家庄(康家庄站前),人口1万。以康家庄车站命名。明永乐二年(1404年),康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立村,名康家庄。1949年为高密县康庄区。1951年为县第九区。1955年复称康庄区。1958年划为蔡家站乡、仁和乡、关爷庙乡,同年成立东风公社。1959年改称康庄公社。1962年划出仁和公社。1984年析出蔡家站乡后,建康庄镇。2001年蔡家站镇并入。柳沟河、官河、五龙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有轻工机械、纺织器材、五金、水泥、建筑、化工、冷藏等厂。胶济铁路、高双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临清市东南部。面积97.3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康庄,人口9600。村建于明,因地处六路交叉口,交通四通八达,遂据“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之意,得村名康庄。1945—1956年属清平县。1956年清平县撤销划归临清县。1963年为康庄区,1971年撤区改康庄公社,1984年建康庄镇。2001年康盛庄乡并入。裕民渠、戴颜渠、德王河流经。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建材、纺纱、地毯、榨油、粮食加工等厂。临禹、临博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扶乐县

    ①东汉建武十七年(41)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二里扶乐城。章和二年(88)属陈国。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陈州。大业初属淮阳郡。唐贞观元年(627)废。②西晋置,属九真

  • 马格庄

    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二十里马格庄镇。清道光《蓬莱县志》卷1《市廛》有马格庄。集镇名。在山东省蓬莱市北部,北临黄海。属新港街道办事处。人口2130。原马格庄镇人民政府驻地。明洪武年间,宋姓人家从江苏海州宋

  • 岢岚县

    ①北魏置,为岚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三堆城 (今山西静乐县),十八年 (598) 改为汾源县。②元初改岢岚州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太祖十六年 (1221) 废

  • 尖峰镇

    即今江西广昌县东南尖峰乡。清时有外委把总驻防。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北部。面积17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尖峰,人口1.2万。因近尖峰岭,故名。1958年前分属昌感县三区、东方县三区。

  • 泽州

    ①隋开皇初改建州置,治所在高都县 (开皇十八年改丹川县,即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元和志》 卷15: “盖取濩泽为名。” 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高平、陵川、阳城等县地。大业初改长平郡。

  • 沙店

    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二年(1127)五月,宗泽守东京,“河北制置使王彦部兵渡河,屯滑州之沙店”。即此。

  • 皇庄镇

    即今河北三河市南二十里皇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46三河县图: 南有皇庄镇。在河北省三河市东南部。面积65.4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皇庄,人口3480。包括后曹庄、西小街、黄庄、德圣

  • 仙境山

    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十五里。《清一统志·福宁府》:仙境山“峰峦峭拔,怪石嵯峨,岩洞宽豁,有石门天成,为神仙窟宅”。

  • 桓道县

    ①北魏改䝠道县置, 为南安郡治。 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后改名内陶县。②南齐置,属南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境。后废。古县名。北魏时改豲道县置,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属南安郡。隋

  • 四郑铁路

    即四洮铁路的东段。从吉林四平(今四平市)至郑家屯(今双辽)。长87.9公里。1917年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