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州

建州

①北魏永安中置,治所在高都城 (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高平、沁水、阳城、陵川等县地。北齐废。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安遂县 (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地。隋大业初废。

③南朝陈称南建州为建州,治所在高平郡高平县(今河南商城县东)。隋开皇初废。

④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市北二里。唐移治今邵阳市。武德四年 (621) 改为南梁州。

⑤唐武德初改建安郡置,治所在闽县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武德六年 (623) 改为泉州。

⑥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建安县 (今福建建瓯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建安郡,乾元元年 (758) 复名建州。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以上的闽江流域 (沙溪中上游除外)。北宋时辖境西北部及南部缩小,仅有今建瓯市以北的建溪流域及寿宁、周宁等县地。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升为建宁府。五代晋天福八年 (943) 王延政在此称帝,建国号为殷。南宋建炎四年 (1130) 范汝为亦起义于此。

⑦唐渤海置,属率宾府。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大城子古城。辖境约当今绥芬河中游一带。渤海亡后废。

⑧辽置,治所在永霸县 (今辽宁朝阳县西南黄河滩喀喇城)。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县西南大凌河中游地区。元属大宁路。明武洪中废,二十五年 (1392)改为营州右屯卫。


(1)北魏永安中置,治高都县(今山西晋城市东北高都)。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高平、晋城、陵川、沁水、阳城等市县地。北齐省。(2)南朝梁置,治安遂县(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郁南、罗定等市县一带。隋大业初废。(3)西魏置,治车箱城(今山西绛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绛县东南。北周时废。(4)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市)。属江南东道。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沙溪中上游除外)。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建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建州。北宋属福建路,辖境西北部及南部缩小,仅有今建瓯市以北的建溪流域及寿宁、周宁等县地。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升为建宁府。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在此称帝,建国号殷。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范汝为起义于此。(5)唐武德初改建安郡置,治闽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除顺昌县以上富屯溪和金溪流域之外全部地区。武德六年改为泉州。(6)唐时渤海国置,在今黑、吉二省交界的绥芬河流域,一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附近。渤海亡后废。(7)辽置,治永霸县(今辽宁朝阳市西南大平房镇)。辖境约当今朝阳县西南一带。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废。


猜你喜欢

  • 屏边县

    1933年改靖边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1963年改设屏边苗族自治县。旧县名。1933年以靖边行政区改置,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1960年并入河口瑶族苗族县。196

  • 渡江墟

    即今江西龙南县西南渡江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龙南县: 西北路 “牛岗岭又西南行五里过渡至渡江墟”。

  • 利阳镇

    又作丽阳镇。元属鄱阳县。即今江西景德市西南丽阳镇。古镇名。又称丽阳镇。在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元属鄱阳县。《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鄯嬉丙午,吴雄锋翼元帅王思义,克鄱阳之利阳镇,

  • 大沙海

    在今新疆鄯善县南。《元和志》卷40柳中县:大沙海“在县东南九十里”。

  • 钱家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南二十里钱桥镇。清光绪 《奉贤县志》 卷1: 钱家桥 “东近海塘。唐氏聚族居此成市”。②即今安徽枞阳县北钱家桥。旧属桐城县。清道光 《桐城续修县志》 卷1 《乡镇》: 北乡有钱家桥

  • 大海寺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四十里。《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二年(616),荥阳通守张须陀攻瓦岗军,李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陀兵败,战死于此。

  • 辛家寨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五十四里辛寨乡。清光绪《章丘县乡土志》有辛家寨镇。

  • 辛家冲市

    即今湖北新洲县南辛冲镇。民国《湖北通志》卷33黄冈县:辛家冲市“在县北百里”。

  • 辛峰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有辛峰亭,峰之麓有子游墓,峰之东有虞仲墓,峰之西为乾元宫,宫西有昭明读书台,相传为梁昭明太子读书处。

  • 船司空县

    西汉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港口镇附近。《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 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治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南岸。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