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平县

建平县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五十九里马头镇。东汉属沛国。西晋废。

②东汉建安十年 (205) 置,属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建溪东岸。西晋太康中改名建阳县。

③三国魏改建平侯国置,属沛国。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西晋废。

④西魏置,治所在今甘肃礼县境。北周废。

⑤北宋端拱元年 (988) 分广德县置,属广德军。治所郎步镇 (即今安徽郎溪县治)。元属广德路。明属广德直隶州。1914年改为郎溪县。

⑥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析建昌及平泉州地置,属朝阳府。治所在新丘 (即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取建昌、平泉各一字为名。民国初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54年迁叶柏寿镇,即今建平县治。1956年属辽宁省。


(1)古县名。(1)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程嘉、昭帝元年(前86年)封杜延年为建平侯。东汉改为县,治今河南省夏邑县西南马头。属沛郡。西晋废。(2)东汉建安十年(205年)置,治今福建省建阳市东南、建溪东岸。属建安郡。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建阳县。(3)北魏置,治今甘肃省礼县境。属仇池郡。北周废入仓泉县。(2)古旧县名。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治今安徽省郎溪县。属广德军。元属广德路。明、清属广德州。1914年因与热河特别区建平县重名,改名郎溪县。以县境有郎溪水,县治曾名郎步溪而得名。(3)今县名。在辽宁省西部。属朝阳市。面积 4838 平方千米。人口57.7万。辖1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叶柏寿镇。清初为敖汉部牧地。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属承德府。四十三年撤塔子沟厅,置建昌县,时属建昌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建平县(治今县北建平),属朝阳府。日本侵占时期,1933年属热河省,1940年改置喀喇沁右翼旗。1945年设立建平县。1954年迁治叶柏寿。1955年属辽宁省。1959年属朝阳市。1964年属朝阳专区,1984年属朝阳市。属辽西低山丘陵区。河流有大凌河、牤牛河、老哈河。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高粱、谷子等。矿产有铁、锰、钼、金、珍珠石、大理石、煤、陶土等。有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锦承、叶赤铁路和101国道及京沈、锦赤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谷林

    亦作谷陵。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五十里尧王寺。《吕氏春秋·安死》:“尧葬于谷林。”即此。

  • 龙勒县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百五里破城子。《元和志》卷40寿昌县:龙勒县“因山为名”。北魏于此置寿昌郡。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湖附近。属敦煌郡。因县东南龙勒山得名。

  • 河苍烽

    一作阿苍烽。唐筑,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唐杜祐 《通典》 卷174敦煌郡: “西北到河苍烽二百四十二里,与废寿昌县分界。” 《沙州都督府图经》: “古阿苍城,周回一百八十步,右在州西北二百四十二里,俗号

  • 大潭山

    在今广东三水市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大潭山“石壁数仞,飞瀑如练,下注二潭,左曰龙湫,右曰天生塘,方广二亩许,居民引水溉田”。

  • 尧水

    ①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十三里。《水经·浊漳水注》:“尧水自西山东北流。径尧庙北,又东径长子县故城南,……其水东北流入漳水。”②即古蕤水,亦即今山东之尧河。《水经·巨洋水注》:尧水“出剧县南角崩山,即故义

  • 彭城郡

    西汉地节元年 (前69) 改楚国置,治所在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邳县西北部,安徽濉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地。黄龙元年 (前49) 复为楚国。东汉章和二年 (

  • 温林关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温林关,与福建武夷山市接界。《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分水关” 条下: 温林关 “在县东南七十里。岩峦峻绝,亦崇安八关之一也”。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北。北接江西省铅山县界,形势

  • 布勒哈齐淖尔

    亦作布尔哈齐淖尔。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泊、盐海子。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5:布勒哈齐淖尔“为天山西北一大泽,周回四百余里,冬夏不盈亏。东会额布图郭勒、济尔噶朗郭勒、库尔郭勒,西会

  • 锭钩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西南距北寮半岛奎壁山约六里。清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锭钩屿“屿产紫菜,澎民常往采焉”。

  • 大塘县

    1913年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迁治通州里(今平塘县西南通州镇)。1942年与平舟县合并为平塘县。旧县名。1913年由定番州属大塘州判所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