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归化县

归化县

①东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三十里文竹乡桂花村。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静州。九年(626)废。

②南齐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后废。

③北周置,属临河郡。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南十五里罢骨乡附近。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楼山县。

④唐武德三年(620)改江宁县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八年(625)改为金陵县。

⑤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南。贞观初废。

⑥唐乾封二年(667)置,属严州。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北宋开宝五年(972)废。

⑦唐天宝元年(742)置,属静戎军。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寰宇记》卷80霸州:“归化县去州西北四百里。一乡。在移村。”乾元元年(758)属霸州。后废。四百里有误。《清一统志·杂谷直隶厅》 31 《寰宇记》:“归化县去(霸)州西北百里。”

⑧唐元和十三年(818)置,属德州。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五十里新市城。《旧唐书·郑权传》:“时朝廷用兵讨李师道,权以德、棣之兵临境。奏于平原、安德二县之间置归化县,以集降民。”太和四年(830)废入临邑县。

⑨唐置,为羁縻新安州治。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先安。后废。

⑩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楚改慕化县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北长安村。后唐同光元年(923)南汉复为慕化县。

(11)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唐昌县置,属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后唐同光初改为唐昌县。

(1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升归化场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泰宁县。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隶邵武军。元祐元年(1086)改名泰宁县。

(13)辽置,属大定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老哈河上游黑城子西。金废。

(14)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晋宁州。治所在今云南呈贡县南二十三里化城。清康熙七年(1668)废入呈贡县。

(15)明成化六年(1470)置,属汀州府。治所即今福建明溪县。民国初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33年改名明溪县。明嘉靖《汀州府志》卷1邑名:“旧有明溪镇,后升为县,以其地险民梗,更名归化。”

(16)1912年改归化城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1914年改名归绥县。

(17)1913年改归化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14年因与福建归化县重名,改名紫云县。


(1)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西北。属郁林郡。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静州。九年废。(2)北周置,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属临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楼山县。(3)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江宁县置,治今江苏省南京市。为扬州治。后改为蒋州治。八年改名金陵县。(4)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河南省尉氏县南。属洧州。贞观初废。(5)唐乾封二年(667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西、来宾市东南。属严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6)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置,治今山东省济阳县西北新市乡。属德州。太和二年(828年)改属齐州,四年省入临邑县为镇。(7)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以慕化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属桂州。唐同光初复为慕化县。(8)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升归化场置,治今福建省泰宁县。属建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改隶邵武军。元祐元年(1086年)改名泰宁县。(9)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老哈河上游黑城子西。属大定府。金废。(10)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呈贡县南化城。属晋宁州。明、清仍旧。康熙七年(1668年)废入呈贡县。(2)古旧县名。明成化七年(1471年)析清流、将乐、沙县、宁化四县地于明溪镇置,治今福建省明溪县。属汀州府。清因之。1933年改名明溪县。(3)旧县名。(1)1912年废归化城厅为县,治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西南部)。1914年更名归绥县。(2)1913年由归化厅改置,治归化(今贵州紫云苗族自治县驻地松山镇)。因与福建、山西等省归化县重名,1914年更名紫云县。(3)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4年1月由明溪县改置,治归化县城(今明溪县雪峰镇)。同年12月撤销。


猜你喜欢

  • 大水峪关

    明置,为明长城关口之一。在今北京市怀柔县东北大水峪村。《方舆纪要》卷11怀柔县:大水峪关在“县东北三十里,北去密云县之石塘岭四十里。有城,旁地平坦,贼骑易入。……《志》云,大水峪西北有西石城、东水峪二

  • 灵县

    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东汉属清河国。三国魏复属清河郡。北魏改为零县。隋开皇六年(586)复置灵县,属贝州。大业初省入博平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五年(622)并入博平

  • 草池堰镇

    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草池镇。民国 《简阳县志》 卷2: 草池堰 “又名安草。……距城五十里( 《咸丰志》)。创建 (于) 清雍正三年”。

  • 路河

    今辽宁黑山县东之东沙河。《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卫: 路河在 “卫东四十里。其上流为羊肠河。源出白云山,经镇武堡、高桥铺入镰刀湖,又东合潮河,流入于三岔河。中间有沙岭,地形高阜,多沙,河易淤,自盘山岭

  • 循州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循州安抚司,十六年改循州路,属江西行省。治所在龙川县 (今广东龙川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广东龙川、和平、兴宁、五华、连平等市县地。二十三年 (1286) 复改为循州。元至元

  • 江镇水

    亦名横石水。即今广东翁源县西部之横石水。《清一统志·韶州府》:横石水“在翁源县(治今翁城镇)西三里。源出曲江县界曰油溪,南流经大坪曰渔溪,又南至江镇曰江镇水,又南流至龙口入罗江水”。

  • 回乐县

    北魏置,为灵州普乐郡治。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隋为灵武郡治。唐为灵州治。宋入西夏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属普乐郡。隋、唐为灵州、灵武郡治。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废。

  • 云南州

    ①唐武德七年(624)置,治所在勃弄县(今云南弥渡县境)。后废。②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元郭松年《大理行记》:“张乐进求时,州北龙兴和山忽五色云起,

  • 胡坑戍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东晋义熙六年 (410),“ (沮渠) 蒙逊进围姑臧,……傉檀遣使求和,蒙逊许之,乃遣司隶校尉敬归及其子他为质,归至胡坑,逃还,他为追兵所执”。《资治通鉴》

  • 舜峰山

    旧名千仞山。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明《寰宇通志》 卷56衡州府: 舜峰山 “上平而北垂。昔邑民避难,据其颠筑栅拒守,遗址尚存”。《清一统志· 桂阳州》: 舜峰山 “三面壁立,前开一径,以通上下。山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