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抚宁县

抚宁县

①南朝宋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昭平、岑溪等县境。南齐以后废。

②西魏废帝元年(552)置,为抚宁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米脂县西四十里,属绥州。大业初属雕阴郡。唐属银州。北宋废。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抚宁县。七年(624)废入卢龙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复置。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昌黎县。三年(1266)复置。四年(1267)又废。七年(1270)复置,属永平路。明洪武十三年(1380)移治今抚宁县西北,属永平府。永乐三年(1405)复还今抚宁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省米脂县南龙泉河侧。隋移治今米脂县西四十里。属雕阴郡。唐属银州。北宋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属秦皇岛市。面积 1627.7 平方千米。人口51.2万。辖8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抚宁镇。隋为卢龙县地,属北平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置抚宁县,治今址。“地居边徼”,故以抚宁为名。七年复省入卢龙县,属平州。辽圣宗置海阳县,属润州。金属瑞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新安镇复置抚宁县,属平州。元废海阳县,抚宁县属永平路。明属永平府。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改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1958年省入昌黎县。1961年复置抚宁县,属唐山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划归秦皇岛市。地处冀东平原东端,燕山山地丘陵区南缘,有洋河、汤河、石河、戴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花生等。为省粮食、油料生产出口基地县。工业有造纸、化肥、水泥、机械等。京哈、京秦铁路,京哈高速公路及102、205国道,秦青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明长城、宝峰禅寺、清河塔寺、南戴河、天马湖、背牛顶等。


猜你喜欢

  • 流江郡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北宕渠郡置,为渠州治。治所在流江县 (今四川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广安等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治流江县(今四川渠

  • 尼提山口

    又作衮拉。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达巴南六十里。藏语意为冬山口。原是在我国达巴守境内的一个山口。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客可以通过此山口互通往来。

  • 赵曲镇

    清置,属襄陵县。在今山西襄汾县北十五里赵曲村。

  • 景真八角亭

    在今云南勐海县城西二十八里景真山上。建于清康熙四十年 (1701,傣历1063年)。傣语称 “窝苏”,意为举行宗教仪式之地,或高级僧侣活动的经堂。高21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

  • 辽北省

    1945年9月置,省会在辽源县(今吉林辽源市)。辖四平市、辽源、北丰、西丰、开原、彰武、法库、康平、昌图、梨树、通辽、开通、瞻榆、安广、洮南、突泉、洮安、镇东、长岭十八县及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

  • 小陵镇

    北宋置,属西充县。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

  • 库尔墨图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北岸。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库尔墨图“在沙图西三十里”。

  • 隆武河

    即今青海东部隆务河。为黄河支流。源出泽库县东,北流经同仁县,至尖扎县东南入黄河。《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丹噶尔厅: “隆武河出循化厅西南番地,北流汇为保安大河,北入循化。”

  • 阻卜扎刺部

    辽北境部族,属西北路招讨司。即蒙古诸部中之札剌亦儿部。据《史集·部族志》 记载,游牧于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怯鲁连河(今克鲁伦河)地区。《史集·成吉思汗纪》:扎剌亦儿部在怯鲁连河,契丹发兵讨之,破

  • 开林山

    一作阙林山。在今湖北谷城县北四县。《续汉书·郡国志》 筑阳侯国注引《荆州记》曰:“县北四里有开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