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捍海塘

捍海塘

①自今上海市宝山区东北旧吴淞江口,沿海岸向西南延伸至今杭州湾北岸海宁县一带的海塘前身。始筑年代不详,唐开元元年 (713) 重筑,故址已难确指。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南江城路一带。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引 《吴越备史》 云: “梁开平四年八月,武肃王钱氏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通江门之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强弩数百以射涛头……既而潮水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成,久之乃为城邑聚落。”


(1)约始筑于唐初。今杭州湾北岸一带海塘的前身。唐开元元年(713年)重筑,长124里。《新唐书·地理志》:盐官县“有捍海塘堤”。(2)泛指今浙江、上海两地的海塘。始于汉,经唐、五代直至明、清历代增修、扩展、改筑、加固。塘址因海岸的涨塌历代屡有变迁。


猜你喜欢

  • 夏屋

    战国燕地,后属魏。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水经· 滱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曰: “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即此。朱右曾 《汲冢纪年存真》 列于惠王二十年 (前350)。古邑名。战

  • 护城镇

    即今安徽肥东县北护城乡。清置驿于此。

  • 石窦堰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东。《文选·魏都赋》:“石杠飞梁, 出控漳渠,疏通沟以滨路。”李善注:“石窦桥在宫东……魏武帝时堰漳水,在邺西十里,名曰漳渠堰。东入邺城,经宫中东出,东南二沟夹道,东行出城,所

  • 楼头赕

    宋大理置,属善巨郡。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永宁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永宁州。

  • 云阳谷

    在今山西右玉县东三十里云阳堡村附近。《北齐书·神武帝纪》:“山胡刘蠡升自称天子,年号神嘉,居云阳谷。”在今山西省右玉县东北云阳堡。《北史·稽胡传》:“北魏孝昌中,有刘蠡升者,居云阳谷,自称天子”,即此

  • 水东土司

    即明贵州宣慰司同知宋氏辖地,在宣慰使安氏辖地水西(大部在鸭池河以西)之东,故名。治所在宣慰司城内(今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开阳县地,兼领今贵阳市附近地区。崇祯初改流,以其直辖地改置开州。

  • 南陵究

    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县东。《水经·温水注》: “九德浦内径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按《晋书地道记》: 九德郡有南陵县,晋置也。竺枝 《扶南记》: 山溪濑中谓之究。”

  • 小花岭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九里。原名小焕岭。又名唤岭。1940年中国共产党豫鄂边区党政军机关迁此,改名小花岭,意为革命之花。后在此建立新四军第五师。

  • 大淤尖

    即今江苏滨海县东北九十四里淤尖乡。旧属阜宁县。清光绪《淮安府志》卷首《阜宁县图》有大淤尖。村名。在江苏省滨海县东北部、废黄河口南岸、界滩淤公路终点站处。属滨海港镇。人口2200。相传清乾隆年间始有居民

  • 车免镇

    北周置,属普州。即今四川乐至县。《元和志》卷33乐至县:“本周车免镇也,属普州,以车免山为名。武德三年于镇置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