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尔扈特部
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乾隆三十六年 (1771),其台吉舍稜与从子沙喇扣肯率部随渥巴钖汗从额济勒(今俄罗斯伏尔加河) 东归投附清朝,皆授札萨克,分编二旗,设一盟,称青塞特奇勒图盟。定牧于科布多西南布尔干河 (今新疆东北境、蒙古国科布多省西南境布尔根河) 一带。清末,划归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区。
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乾隆三十六年 (1771),其台吉舍稜与从子沙喇扣肯率部随渥巴钖汗从额济勒(今俄罗斯伏尔加河) 东归投附清朝,皆授札萨克,分编二旗,设一盟,称青塞特奇勒图盟。定牧于科布多西南布尔干河 (今新疆东北境、蒙古国科布多省西南境布尔根河) 一带。清末,划归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区。
在今山东蓬莱市城北。《清一统志·登州府》载:本名备倭城。南与府城(今蓬莱县城)接,北砌水门以御海涛,引海水入城中泊船。明立备倭都指挥。清康熙六年(1667)分设水师营驻水城,后又添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于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元和志》 卷3永寿县: “高泉山,亦曰甘泉山。” 《寰宇记》 卷31永寿县: “莫谷水源出高泉山。”
即砥柱山。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唐赵冬曦《三门赋序》:砥柱山之六峰,“其最北有两柱(即今鬼门岛、神门岛)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清雍正《河南通志》卷15:“康熙四十三年,陕甘总督博济等疏称:
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三十里。《宋史·地理志》 保安军: 威德军 “保安军之北,两界上有洑流名藏底河,夏人近是筑城,为要害必争之地。政和三年,贾炎乞进筑,不果。七年,知庆州姚古克之,即威德军”。
①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螺溪河。《方舆纪要》 卷68顺庆府南充县: 清水溪 “在府城东,居民借以灌溉”。《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清水溪“在南充县东。源出请雨山,西北流十五里,至县东北入嘉陵江”。②即今四
俗名观音泉。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塘。张又新品为吴中水品第三。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29:石井“今剑池傍经藏之后有大石井,面阔丈余,嵌岩自然。上有石辘轳,……绍兴三年,主僧如璧,始淘古石井,去淤泥五
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南五里,跨滹沱河上。《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契丹入侵, 自易、定趣恒州,晋杜威御之,“至中度桥, ……契丹焚桥而退”。即此。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东南,跨滹沱河上。《资治通鉴
①西汉置,属朔方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当即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西土城子古城。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南河上承西河,东径临戎县故城北,又东径临河县南,又东径广牧县故城北,径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北河
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北五十里客路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图说》 卷8海康县: 南禄社 “往来大道有客路墟”。
即洭水。今广东北江支流连江。《明史·地理志》 阳山县:“南有阳溪,即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