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宁县

新宁县

①三国吴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三十八里大坡镇城村。西晋太康元年 (280)改为宁新县。

②三国吴析耒阳县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南三十里三洞口。隋属衡山郡。唐属衡州,神龙二年 (706) 迁今常宁县西四十里麻洲。开元九年(721) 又迁今常宁县西北三里宜江。天宝元年 (742)改名常宁县。

③南朝宋置,属牂牁郡。治所当在今贵州独山县南。南齐改为绥宁县。

④西魏废帝二年 (552) 置,属东关郡。治所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隋开皇三年 (583) 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属通州。贞观八年 (634)移治今开江县东三十里高锋乡 (旧县城)。天宝初属通川郡。乾元初属通州。北宋至道二年 (996) 移治新安市 (即今开江县),属达州。明洪武四年 (1371)省入梁山县。十四年 (1381) 复置,属夔州府。清康熙七年 (1668) 又省入梁山县,雍正七年 (1729) 又复置,十二年 (1734) 属达州 (后改绥定府)。1914年改为开江县。

⑤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长乐市南古槐镇。同年改名长乐县。

⑥南宋绍兴二十五年 (1155) 置,属武冈军。治所在今湖南新宁县东二里金城故城。元属武冈路。明景泰二年 (1451) 迁今新宁县,属武冈州。清属宝庆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⑦明弘治十一年 (1498) 析新会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新宁县 “新会安宁之义也”。1914年改名台山县。

⑧1912年改新宁州置,属南宁道。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1914年改为扶南县。

⑨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宁县、正宁二县析置,治梁掌 (在今甘肃宁县东北)。后废。


(1)古县名。(1)三国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东南。属苍梧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宁新县。(2)三国吴分耒阳县置,治今湖南省常宁市南。《元和郡县志》:“因蛮寇止息,遂号新宁。”唐神龙二年(706年)移治今常宁市西麻洲,开元九年(721年)又移治今常宁市西北二里。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常宁县。六朝时属湘东郡,隋、唐属衡州。(3)唐武德六年(623年)置,治今福建省长乐市南古槐。属泉州。同年改名长乐县。(2)古旧县名。(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今四川省开江县东北。恭帝二年(555年)移治今开江县东北沙坝场。属东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贞观八年(634年)移治今开江县东,属通州。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又移治今开江县。属达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废,十四年复置。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废,雍正七年(1729年)又复置。属绥定府。1914年改开江县。(2)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分新会县置,治今广东省台山市,属广州府。1914年因与湖南、广西、四川各省新宁县同名,改名台山县。(3)旧县名。(1)1912年由新宁州改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驻地新宁镇。1914年更名扶南县。(2)陕甘苏区设。1935年由甘肃省正宁、宁县各一部分析置,治梁掌(今宁县新宁镇东北)。1937年后属陕甘宁边区。1949年撤销,仍归各县。(4)今县名。在湖南省西南部、资水支流夫夷水流域,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邵阳市。面积2751平方千米。人口58.2万。辖6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金石镇。西汉置夫夷县,故城在今新宁县城东北。东晋末改称扶县。南朝梁改名扶阳县,治所迁新宁县城东二里。南朝陈改为扶夷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邵阳县。唐迄南宋初俱为武冈县地。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置新宁县,故治在今县东金城故城。宋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南宋平定武冈军瑶人头领乱事后,田师中等奏请置县,“以新宁为名”。清光绪《新宁县志》云,取“绥定之后,不可不有新之宁之”之意命名。元属武冈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武冈府,九年属武冈州。景泰二年(1451年)徙县治于今县城。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邵阳专区。1952年析武冈县罗洪、岩底二乡来属。1956年析武冈县马头桥等18乡来属。1968年属邵阳地区,1986年属邵阳市。地处湘西山地丘陵区与南岭山地区交错地带。山地占总面积的66.3%,为山区县。湘江水系紫溪、紫江、谭家山三水及资江水系、夫夷水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主要有稻、玉米、甘薯、油菜籽、烟草等。森林覆盖率为36.7%,有紫云山、万峰山自然保护区,并与东安县共有湖南省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拥有木本植物105科,917种,其中冷杉、银杉、伯乐树等数十种系稀有树种。珍贵动物有大鲵、穿山甲、毛冠鹿、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红腹角雉、苏门羚等。经济林有漆、茶、油桐、柑橘等。为省内松脂、野生纤维、山苍子油、柑橘重要产地,并为脐橙基地县。林副产品有漆、白蜡等。畜牧业以饲养牛、鹿为多。主要矿产有煤、铁、锰、锡、钨、瓷泥、大理石等。有造纸、水泥、水电设备、氮肥、罐头、酿酒、制瓷和采煤、森林工业等企业。207国道和武新、新资等公路交会于此。夫夷水通航,南溯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北航邵阳市区。名胜除自然保护区外,还有崀山风景区。古迹有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三渡水牌楼。


猜你喜欢

  • 散毛土司

    清初改散毛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雍正十三年 (1735) 置来凤县。清初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置为来凤县。

  • 咱里

    亦作咱哩。即今四川泸定县北二十里大渡河西岸咱里。明置安远宣慰司。明、清置咱里土千户。

  • 汎水江

    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三里。《舆地纪胜》卷111贵州:汎水“在县之南”。《方舆纪要》卷108贵县:汎水江“北流入郁。一名度中口”。

  • 郜家店

    即今辽宁西丰县西郜家店镇。伪满康德五年 《西丰县志》 图: 西有郜家店。

  • 钱塘

    即防海大塘。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水经·渐江水注》 引刘道真 《钱唐记》: “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

  • 桃源洞

    ①又名刘阮洞。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天台山中。《清一统志 · 台州府一》: 刘阮洞 “在天台县西北二十里。又名桃源洞。相传汉永平中有刘晨、阮肇入山采药,遇仙女于此”。②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明一统志》卷7

  • 营丘郡

    西晋末慕容廆以青州人置,治所在武宁县 (今辽宁凌海市东大凌河东岸)。后废。不久复置。《水经· 大辽水注》: 渝水 “又东南径一故城东,俗曰女罗城。又南径营丘城西。营丘在齐,而名之于辽、燕之间者,盖燕齐

  • 始宁山

    在今四川巴中市东。《隋书·地理志》:始宁县 “有始宁山”。《寰宇记》 卷139其章县: “始宁山在 (始宁) 县东北七里。”

  • 福建路

    北宋雍熙二年 (985) 改两浙西、南路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北宋雍熙二年(985年)改两浙西、南路置,治福州(今福建福州市

  • 碧溪寨

    南宋绍兴二十年 (1150) 置,属永春县。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9永春县 “南峰寨” 条: “相近有占仔、碧溪等寨。《志》 云: 碧溪寨,宋绍兴二十年州将陈敏讨捕山寇,以其地控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