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村

新村

①即今云南东川市新村镇。清乾隆 《东川府志》 卷4: “牯牛寨箐水灌溉……新村等处田亩。”

②即革儿昔。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之锦石。《明史·爪哇传》: “其国有新村,最号饶富。中华及诸番商舶,辐辏其地,宝货填溢。其村主即广东人,永乐九年自遣使表贡方物。”


集镇名。(1)在海南省东方市南部。属新龙镇。人口3330。清嘉庆六年(1801年)建村,居民由盐丁、六利等移居,因新建故名;后同龙卧、龙佑等村联防海盗,又名龙卫。产稻、甘薯、芝麻等。有公路东接225国道。(2)在海南省万宁市西南部。南面为青皮林自然保护区。属礼纪镇,人口500。建国前后,农民先后迁入,村舍相连,成为新村,故名。产稻、椰子、槟榔等。东线高速公路从村旁穿过。(3)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部。属莺歌海镇。人口4460。以渔业为主,浅海捕捞业发达。盛产鱼、虾、螃蟹。黄莺公路经此。(4)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新村镇。人口2130,以汉族为主。明清以来闽、粤及崖州等地渔民先后来此地捕鱼,后逐渐定居下来,聚集成为新渔村,故名新村。以捕鱼为业,陵新公路经此。(5)在云南省大关县南部、五寨河与头道沟交汇处。玉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70。1960年原河边村子被洪水淹没,当年搬于桥头建村,名新村。又称玉碗。产玉米、稻、小麦、甘薯、豆类、烤烟、油桐、茶叶等。有面粉加工、农具修理、酿酒等厂及养殖场。为县南较大集市,逢农历三、六、九日赶集。昆水公路经此。(6)在云南省永仁县南部。莲池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50。原名甸心。1958年修“跃进水库”迁入一批新住户,村庄扩大、新居增多,故名。产稻、小麦、玉米、烤烟、油菜籽等。南永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祖庙

    在今广东佛山市内。原为供奉北帝之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明洪武五年 (1372) 重修。其后又多次修缮。因居佛山诸庙之首,故俗称祖庙。现存前殿、正殿、庆真楼、锦香池、万福台等五部分,多是明、清建筑。

  • 开云岭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0衡山县:“开云岭在县城西北。道经衡岳者,路必出此。”

  • 蓩乡

    亦作务乡。在今河南灵宝市北。《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更始三年 (25),更始 “使苏茂拒赤眉于弘农,茂军败,死者千余人。三月,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松等大败”。即此。李贤注谓蓩地 “盖在今

  • 达尔钦图河

    清阿勒坦淖尔乌梁海部内河流之一。即今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卡通河上游丘亚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阿勒坦淖尔乌梁海部“西界由达尔钦图河起,至阿尔占山巴勒塔尔罕山呼巴图噜山止”。

  • 兑州

    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治所在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废为靖远砦。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年)废。

  • 灰山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灰山“在卫西北七十五里”。

  • 狮顾山

    在今湖南宁乡县东二里。《方舆纪要》 卷80宁乡县: 狮顾山 “蹲踞江滨,玉潭水绕其下”。

  • 仰吉八里

    西辽、元属地。在今新疆玛纳斯县西,玛纳斯河东岸。《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仰吉八里”。

  • 三原护军

    十六国前秦置,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嶻㠔山北固贤。《元和志》卷1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丰原,北曰白鹿原。”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三原县。

  • 弘德县

    隋大业初置,属弘化郡。治所即今甘肃环县西北洪德乡。唐废。古县名。隋大业初置,治今甘肃省环县西北洪德镇。属弘化郡。唐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