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口
即今安徽肥东县南施口,南淝河入巢湖处。《水经· 施水注》: “施水又东径湖口戍,东注巢湖,谓之施口也。” 清嘉庆 《合肥县志》 卷3: 施口 “俗名西口。在城东南五十五里,肥水入巢湖要口”。
即今安徽肥东县南施口,南淝河入巢湖处。《水经· 施水注》: “施水又东径湖口戍,东注巢湖,谓之施口也。” 清嘉庆 《合肥县志》 卷3: 施口 “俗名西口。在城东南五十五里,肥水入巢湖要口”。
宋大理改大厘赕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元改喜洲。大理前期改南诏大厘赕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元初改为喜州,寻废。
①唐置,属羁縻殷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北宋属商州。后废。②唐渤海国置,为庆州治。治所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八连城(半拉城子)。辽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珲春市西八连城。为龙原府治。辽灭渤海国
一名鹦鹉湖,亦名东湖。在今浙江平湖市城区东。《续汉书·郡国志》 海盐县刘昭注:“案今计偕簿,县之故治,顺帝时陷而为湖,今谓为当湖。大旱湖竭,城郭之处可识。”
在今云南澄江县东五里。《清一统志·澂江府》: 阙摩山 “在河阳县东五里。岩穴幽胜”。
①即今湖南临湘市南桃林镇。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土门镇。清有把总驻防。(1)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北部。面积126.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土门,人口2950。因古有土门洞得名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一名文曲集。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北文曲乡。清乾隆《邓州志》卷5《集镇》:曲河店“即文曲集,在州西北三十里。有集”。
或称蔺阳、北蔺。战国赵地,在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史记· 赵世家》: 成侯三年(前372),“魏败我蔺”; 成侯二十四年 (前351),“秦攻我蔺”,皆此。古邑名。又作蔺阳或北蔺。《战国策·西周策
元泰定四年(1327)置,为顺宁府治。治所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八里。明谢肇淛《滇略·版略》顺宁府:“地曰庆甸,蒲人世居之。”明洪武十五年(1382)废。古县名。元泰定四年(1327年)置,治今云南省凤庆县
东晋置(一说南朝宋置),属梁州。治所在阴平县(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及青川、平武二县部分地。西魏改为龙安郡。南朝宋置,治阴平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