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昆吾亭

昆吾亭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汉书·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晋灼曰: “昆吾,地名也,有亭。” 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昆吾亭,在县境,汉宣帝霍皇后葬亭之东。”


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境。西汉扬雄《羽猎赋》:“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唐杜甫诗:“昆吾御宿自委迤。”即此。


猜你喜欢

  • 静阳镇

    明改净阳镇置,属乐平县。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四十五里静阳村。

  • 障水堤 (隄)

    在今河北景县旧城外。《方舆纪要》卷13景州: “ 《志》 云: 州昔当大河之冲,地平土疏,无冈陵之阻,往往决溢为患,因于城外三里,周回筑堤,恃以为固。”

  • 江谷墟

    即今广东四会市北江谷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广宁县东北有江谷墟。

  • 达木牛厂宗

    即达木蒙古。今西藏当雄县。

  • 迁辽县

    辽太平十年(1030)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辽史·地理志》:迁辽县在“京东北”。今上京故城址东北三合堂村,有辽代聚落、古城遗址,当是迁辽县。金废。古县名。辽太平中置

  • 伊山

    一名桓山。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东。《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伊山“在衡阳县(今衡阳市)北三十里。《括地志》:伊山,晋桓伊读书处”。

  • 黄土岭隘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黄土岭隘 “在县东三十里,路通仁化县”。《清一统志·韶州府》: 黄土岭隘,“明初置高胜巡司防守,万历中裁”。

  • 巴县

    ①北周武成二年(560)改垫江县置,为巴郡及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重庆市。《元和志》卷33巴县:“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因以为名。”隋开皇初为渝州治,大业三年(607)为巴郡治。唐武德

  • 丁卯埭

    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三里运河上。《舆地纪要》卷7镇江府:丁卯港,“《京口志》:在城南三里,即晋所立丁卯埭。《舆地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丁卯。制可。因以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 顶心坡

    亦名点心山、观音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万年寺北。南宋范成大 《吴船录》 卷上:“同行则用山中梯轿,出白水寺侧门,便登点心山。言峻甚,足膝点于心胸。” 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7峨眉县: 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