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乌达盟

昭乌达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后金崇德至清康熙年间,陆续将蒙古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八部编成十一旗,共为一盟,会盟地定于翁牛特左旗境内的昭乌达,故名。隶于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制。盟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大部及哲里木盟开鲁县和奈曼旗、扎鲁特旗。清代于其地先后设置乌兰哈达厅 (后改赤峰县,又升赤峰州)、开鲁县、林西县、经棚巡检司。1914年本盟隶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隶热河省。伪满时期被撤消。1946年复设昭乌达盟,盟府驻林东镇。1949年改属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以原热河省所属赤峰市,宁城、乌丹二县及敖汉、翁牛特、喀喇沁三旗划归本盟,1956年盟府由林东迁至赤峰。1969年改属辽宁省。1979年还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消昭乌达盟,原辖旗、县划归赤峰市。


旧盟名。1947年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辖林东、林西、经棚三县及巴林左、巴林右、阿鲁科尔沁、克什克腾等四旗。行政公署驻林东县(今巴林左旗)。1949年撤林东县,并入巴林左旗。1950年撤经棚县,并入克什克腾旗。1955年热河省撤销时划入赤峰、林西、乌丹三县和喀喇沁、敖汉、翁牛特三旗,并迁治赤峰县(今市)。1956年撤乌丹县,并入翁牛特旗。1969—1979年期间一度划入辽宁省。1983年撤销,辖区并入赤峰市。


猜你喜欢

  • 葰人县

    西汉高帝七年 (前200) 改霍人县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三里圣水头村。东汉属雁门郡。东汉末废。西晋复置,属雁门郡。水嘉后又废。古县名。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改霍人县置,治所即今山西省

  • 周家冈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周岗乡。民国 《全椒县志》 卷1: “距城五十里有周家冈街,长一里,俱市肆。”

  • 李村场

    即今四川沐川县西北武圣乡(民建乡)。清乾隆《屏山县志》卷1:“县西北三百里有李村场。”产铁,清乾隆间曾设炉开采。

  • 一作驺。周代封国。本邾国,亦称邾娄国,曹姓。东汉许慎《说文》:“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后所封。”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邾文公卜迁绎”。邾文公所迁之绎,在今

  • 临河崖

    一名阇黎洞。在今河北昌黎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临河崖 “壁立千仞,顶分八字。山腰有洞,逼近深潭,有小径可入,容二百余人。旁又有小穴十余,皆幽胜”。

  • 仁达

    在今西藏江达县东北。藏语意为溪口。产铜、铁。有黄铜、鸡血铜二种。清季尝设厂开采。

  • 涌 (湧) 泉

    ①在今上海市静安寺前。因昼夜沸腾,故又名沸井。俗称海眼。清末围以石栏,题为“天下第六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妨碍交通,拆去石栏,加盖于井上,铺为路面。②在今河南内乡县西。《方舆纪要》 卷51内乡县

  • 十二关长官司

    明洪武中改十二关防送千户所置,属大理府。治所在一泡江之东今云南大姚县境。嘉靖元年(1522)徙于一泡江西今云南祥云县东北五十七里米甸街。民国废。元至正年间设十二关防送千户所,明洪武中改置长官司,治今云

  • 方州

    ①西魏恭帝改江州置,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方山上。北周天和二年(567)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八年(625)又废。②北周置,治所在尉氏县(隋改为六合县,今江苏六合县)。大业初废。唐武德七年(6

  • 宝鞍山

    即锦屏山。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嘉陵江岸。《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宝鞍山 “即锦屏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