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西陵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陵区大红门外东侧。是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孝庄原是太宗之妃,在顺、康两朝参预政事多年,是清初颇有政绩和影响的人物。康熙二十七年(1688) 卒,棺椁停放在东陵暂安殿内三十多年。雍正二年 (1724) 才将暂安殿扩建为昭西陵,次年葬入地宫。太宗皇太极的昭陵远在千里之外的盛京 (今沈阳) 北陵,为了表明属于昭陵系统,将陵寝建于东陵墙外,并定名为昭西陵。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陵区大红门外东侧。是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孝庄原是太宗之妃,在顺、康两朝参预政事多年,是清初颇有政绩和影响的人物。康熙二十七年(1688) 卒,棺椁停放在东陵暂安殿内三十多年。雍正二年 (1724) 才将暂安殿扩建为昭西陵,次年葬入地宫。太宗皇太极的昭陵远在千里之外的盛京 (今沈阳) 北陵,为了表明属于昭陵系统,将陵寝建于东陵墙外,并定名为昭西陵。
①又名强川。即发源于今甘肃岷县东南之岷江。因在羌族地区而得名。屈曲东南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今白龙江)合, 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注入西汉水(今嘉陵江)。故今白龙江、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古时皆有
一名董湖。在今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东。《方舆纪要》 卷77孝感县: 董家湖在 “县东五里。又东为天门陂,皆以董永名也”。
即今河南叶县南四十八里辛店乡。清同治《叶县志》 卷2: 县南有 “南辛店”。
又作土老蛮江、秃剌蛮江。即今云南东北部之横江。元代称土僚蛮江。《元混一方舆胜览》乌蒙路:“土僚蛮江,两山夹束五百余里,水中多巨石,湍口峻急,如万马奔,惟五板小舟可行,容使客二人,而水工六人。”
西魏置,属雉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六十六里皇路店镇。隋属淯阳郡。唐属邓州。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废。古县名。西魏分西鄂县置,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属清阳郡。唐改属邓州。五代周废入南阳县。
①一作“耿”。商代国都。《世本》:“祖乙迁于耿。”《史记·殷本纪》 作“邢”。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帝王世纪》:“殷祖乙徙耿,为河所毁,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2)在邢丘(今河南
亦作。西汉置, 属陈留郡。 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远襄乡。 东汉为县。 西晋废。古县名。傿,又作,通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雅鲁林场。以雅鲁河为名。《清史稿·地理志》: 布西直隶厅有 “雅鲁” 等车站。“雅鲁”,鄂伦春语意为河流。
辽开泰二年 (1013) 置,属大定府。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东。蒙古至元三年 (1266) 废。后复置,属大宁路。明初废。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建平县东公营子村,属大定府。蒙古至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朗山县置,属蔡州。治所即今河南确山县。元属汝宁府。明洪武初省入汝阳县,十四年 (1381) 复置。民国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