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春秋时齐邑。即今山东齐河县治。《左传》:宣公十四年 (前595),“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杜注: “桓子,晏婴父。” 《春秋地名考略》:“今济南府齐河县北有晏城,《志》 云,晏婴采邑也。”


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齐河县北。《左传》宣公十四年(前595年):“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杜注:“桓子,晏婴父。”《春秋地名考略》:“今济南府齐河县北有晏城,志云晏婴采邑也。”


猜你喜欢

  • 喜鲁林

    亦作喜楼里。明为乞勒尼卫治。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喜鲁林”。

  • 牛尾河

    源于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东经任县汇入大陆泽。《清一统志·顺德府一》:牛尾河“一名响水河,俗以府城旧名卧牛城,故呼为牛尾河。源出邢台县治西北之瓦瓮泉,东流汇达活、野狐诸泉,又东北百泉之支水入之,又东北入任

  • 黑峡川

    在今青海同仁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廓州: “南二百里黑峡川有曜武军,皆天宝十三载置。” 即此。在今青海省同仁县南。唐天宝十三载(754年)曜武军治此。

  • 南晋郡

    南朝梁置,属并州。治所在东关县 (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说在今万源县南固军坝)。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万源县南部地。西魏改为永昌郡。

  • 栏杆铺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楠杆镇。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栏杆铺,西三十里。”

  • 石柱岭

    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石柱岭“在建德县东南五十里。有石柱高数丈。又十里曰良禾岭,路通徽州府祁门、江西浮梁二县”。

  • 来安水

    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南来安河。《寰宇记》卷128永阳县:“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东流至来安邨为名,入扬州六合县。”《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来安水“在县东。源出县北九十里之马岭山,东南流。县治东有

  • 大纹溪

    亦作大汶溪。在今云南绥江县境。《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平彝长官司:大纹溪在“司治南。又司东十里有小纹溪,二溪俱出乌蒙府界,流入境,水流洄漩,宛如罗纹,俱流注于马湖江”。

  • 麦著土村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西。明改为麦著黄峒长官司。元置,在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王村西。属永顺安抚司。明改为麦著黄洞长官司。

  • 梅里

    又作梅李、蕃离。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梅村。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筑城,自号句吴。故又称泰伯城。自泰伯至寿梦皆都于此。公元前560年诸樊迁都于吴 (今苏州市)。又作梅李、蕃里、泰伯城、吴城。在今江苏省无锡市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