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朝天宫

朝天宫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水西门内,莫愁路东。古为冶城。五代吴国建紫极宫。北宋改天庆观。元改为永寿宫。明洪武十七年 (1384) 重建,改为朝天宫,为朝廷举行大典前练习礼仪和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场所。清初复为道观。今朝天宫系同治年间重建,为文庙及江宁府学,为江南仅存较大古建筑群,现为南京市博物馆。


在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内、莫愁湖侧。相传吴王夫差曾在此筑冶城,有较大规模的冶铁作坊,地势又高,故名冶山。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建冶城寺。南朝刘宋时为总明观,唐改太清宫,五代杨吴改紫极宫。北宋建文宣王庙,后改天庆观、祥符宫。元改玄妙观、永寿宫。明洪武时重修,建为朝天宫。内有习仪亭,为文武官员学习朝贺天子礼仪的地方。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公祠。文庙前面是高大的“万仞宫墙”。正门叫戟门,又称大成门,门左右各有旁门;东边因悬挂铜钟,叫金声门;西边因架设皮鼓,叫玉振门。还有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两旁各有廊庑数百间,用以祭祀七十二贤及乡贤。后为冶山,上有敬一亭,东为飞云阁。登亭阁可远眺钟山。殿下筑高台,上为重楼,建筑宏伟。


猜你喜欢

  • 娄亭

    即娄林。在今安徽泗县东北。《左传·僖公十四年》: “楚人败徐于娄林。” 杜注: “僮县东南有娄亭。” 即此。

  • 枞阳镇

    即今安徽枞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枞阳城,“ 《城邑考》: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后又徙池之李阳河。元始还旧治。今仍为枞阳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曾在此举行

  • 白沙里

    在今湖北襄阳城东北。《清一统志·襄阳府二》 引《襄阳耆旧传》:“庞德公孙奂,晋太康中去官归乡,居白沙里。”即此。

  • 合浦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 )置, 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汉为合浦郡治。唐为廉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废入石康县。咸平元年(998)复置,移治今合浦县(廉州镇)。元为廉州路治。明

  • 虎牢关

    又名成皋关。春秋虎牢邑。秦置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历代为戍守重地。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东中郎府于此。东魏时置北豫州及成皋郡。隋大业初置虎牢都尉府。唐避先祖名讳,改为武牢关。

  • 邵父堤

    唐李复筑,在今江西波阳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饶州鄱阳县:“县东有邵父堤,东北三里有李公堤,建中元年刺史李复筑, 以捍江水。”《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鄱阳县:邵父堤在“府东北三里。唐建中初,刺史李复

  • 仙门山

    亦名金盘山。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 大竹县:东北“金盘山亦名仙门山。仙门水自月城山发源……西南流入邻水”。

  • 桑城

    在今甘肃临洮县南洮河西岸。《晋书·刘曜载记》: 东晋太兴三年 (320),刘曜 “进陷安定。(南阳王) 保惧,迁于桑城,氐羌悉从之”。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南洮河西岸。十六国前赵光初三年(320年)

  • 辑安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属兴京府。治所在通沟口 (今吉林集安市)。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934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1965年改为集安县

  • 罗门县

    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