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瑜
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收回,设杂瑜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察隅县。
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收回,设杂瑜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察隅县。
明洪武中置,在今云南大理市南。天启间废。
西周封国,姞姓。即今河南沈丘县。春秋时灭于鲁。《春秋》: 僖公十七年 (前643),“夏,灭项”。杜注: “项国,今汝阴项县。”古国名。春秋小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为鲁所灭,后属楚。《春秋》僖公十七年
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石门镇西。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大佛岩在“县西百里石门对岸大江边。古镌大佛于岩上,形高十丈许,左有石如净瓶,右如鹦鹉,佛居其中”。有大佛寺,明建。摩岩大佛一尊,高23.3米,雄伟壮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北部边缘。西距美滨暗沙0.7海里,东距中北暗沙2.7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鲁班暗沙。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纯阳殿左。山路陡险,舆马不易。明初蜀献王游山至此,下马行五十三步,后人因以为名。清张邦伸《锦里新编》卷16:“沿岩行至五十三步,盖蜀献王下马步行处。”
明洪武初改台州路置,属浙江行省。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台州二市及天台、仙居、宁海、三门、温岭五县地。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台tāi) 明洪武初改台州路置,治临海县(今
在今云南石屏县东南。《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异龙湖“在石屏州治东。湖有九曲,周一百五十里。中有三岛, 曰孟继龙,曰小末束,曰和龙。其水流为泸江”。《方舆纪要》卷115石屏州:异龙湖“其小岛曰孟继龙,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清一统志·汉阳府》:仁风亭“在汉阳县北、秋兴亭东。旧名寥廓。宋知军蔡纯臣更名”。
在今山西潞城市东北四十四里凤凰山麓。始建于唐天宝六载 (747)。院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殿西有北宋元祐二年 (1087) 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
南朝宋置,属新城郡。治所当在湖北旧郧阳府。南齐属南新城郡。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