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亭砦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境。《方舆纪要》 卷97松溪县: 梓亭砦 “在县北七十里,界庆元、龙泉、政和、松溪四县之交。宋置砦,元改隶龙泉县,后废”。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境。《方舆纪要》 卷97松溪县: 梓亭砦 “在县北七十里,界庆元、龙泉、政和、松溪四县之交。宋置砦,元改隶龙泉县,后废”。
即泠君山。在今广东乐昌市东北。《舆地纪胜》卷90韶州:灵君山“在乐昌县东北四十五里。山下有灵君之神,因名。《旧经》云:山顶有池,周围四十步,深五尺, 内有银名九牛根,与半夏同”。《清一统志·韶州府》:
①东汉建安六年(201)改固陵郡置,属益州。治所在鱼复县(三国蜀汉改为永安,西晋复为鱼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二十一年(216)复改固陵郡。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复为巴东郡。辖境相当今四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9襄阳府襄阳县: 樊城 “今有樊城关巡检司,在府治西北三里。嘉靖中,移巡司于县东北百二十里之柳树头”。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因县界冥水为名。西晋元康五年 (295)改属晋昌郡。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因县界冥水为名。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一说即今苦峪城(锁阳城)废墟。属敦煌郡
明弘治五年(1492)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六十里石别乡三寨。民国时废。明弘治五年(149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南永定。
即今山东聊城市西三十里道口铺乡。旧属堂邑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堂邑县东有道口铺。
明正统元年 (1436) 设巡抚宣府、大同,景泰二年 (1451) 另设大同巡抚,后时并时分。成化十四年 (1478) 始定设巡抚宣府地方,驻宣府镇(今河北宣化县)。辖北直隶延庆、保安两州及万全都司所
①在今四川内江市东五十里高山乡。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观音场在“东五十里”。②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清同治《续修罗江县志》卷3:观音场在“县(今罗江镇)北二十里”。③即今四川三台县西之西平镇。民国《
在今福建漳浦县南。《方舆纪要》 卷99漳浦县: 绥安溪 “在县南四十里,东流合李澳川入海”。
唐天宝九年 (750) 置,属通川郡。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一说在今达川市北。《寰宇记》卷137石鼓县: 废阆英县 “以县南五里阆英山为名”。乾元元年 (758) 属通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