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在今甘肃武威市城东南隅。据庙内 《凉州卫儒学记》 碑记载,始建于明正统二年 (1437),后经重修扩建。由东西两组建筑构成。西以大成殿为中心,前有泮池,后有尊经阁。东以文昌祠为中心,前有山门,后有崇圣祠。主体建筑大成殿,面宽、进深均为三间。殿内桁下墨书 “大明正统”、“三年肇建”,脊桁下墨书 “大清顺治重修”。尊经阁上下两层,均面宽三间,进深两间。清康熙 《重修文庙碑记》 有重修尊经阁高基瓴脊的记载。庙内碑石林立,其中西夏碑尤为著名。


在甘肃省武威市区东南隅。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后经重修扩建。坐北向南,由东西两组建筑构成。南北长170米,东西宽90米,总面积1.53万平方米。西以大成殿为中心,前有泮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为棂星门、戟门。东以文昌祠为中心,前有山门,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祠宇、庑殿对称。主体建筑大成殿,面宽3间,进深3间,周围绕以回廊,平面呈方形,重檐歇山顶,高台基,前有月台。殿内桁下墨书“大明正统”、“三年肇建”,脊桁下墨书“大清顺治重修”。尊经阁,重檐歇山顶,高台基,平面呈方形,上下两层均面宽3间,进深2间。清康熙《重修文庙碑记》有重修尊经阁高基瓴脊的记载。庙内古柏蓊郁,碑石林立,其中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立《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又称西夏碑,尤为著名。文庙和西夏碑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阿尔布斯山

    亦作阿罗布斯山。又名省嵬山。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北之桌子山。《清一统志·鄂尔多斯》:省嵬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二百二十里。今名阿罗布斯山”。

  • 弥沙城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路南州。治所在弥沙城 (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二十四年 (1287) 废入邑市县。

  • 妫墟

    ①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汉书·地理志》汉中郡西城县注:应劭曰,“《世本》:妫墟在西北,舜之居”。《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引《旧州志》谓妫墟“在州北一里汉江北岸”。②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

  • 哈尔达苏台 (臺) 河

    即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之嘎拉德斯河、汰河,为查干木伦河西支流。《清一统志·克什克腾》: 哈尔达苏台河 “在旗北一百九十里。源出温泉,东流入巴林界,会黑河”。

  • 荣哈

    即宗喀宗。今西藏吉隆县驻地宗嘎。

  • 桂林府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静江府置,后为广西布政使司治。治所在临桂县 (今广西桂林市)。清为广西省会。辖境相当今广西东北部永福、阳朔以北地区。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静江路为府,五年

  • 古城峰

    ①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接衡阳、祁东二县界。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②在今湖南常宁县南。《方舆纪要》卷80常宁县“英头山”条下:“又古城峰,在县南八里。上有古寨。”

  • 七乌海

    亦作乌海。即今青海玛多县东北的托索湖(冬给诺纳湖)。《隋书·地理志》 河源郡: “有七乌海。”一说即今玛多县东北与兴海县交界处之苦海。《资治通鉴》:唐贞观九年(635),侯君集等讨吐谷浑“追及伏允于乌

  • 独龙汪洞

    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之独龙江。 夏瑚 《怒俅边隘详情》: “查㑋江系从藏属擦瓦龙地流入,自色赖汪以上为上江。以下为下江,拉打阁以下为江尾, 㑋言呼为独龙汪洞。”

  • 连城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义州置,治所在龙城县(后改岑溪县,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义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义州改置,治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市东)。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