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城
明改内官砦为武宁砦。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明史· 地理志》 兴文县: “西有武宁城,万历二年二月筑,置建武守御千户所于此。”
明改内官砦为武宁砦。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明史· 地理志》 兴文县: “西有武宁城,万历二年二月筑,置建武守御千户所于此。”
北宋乾德三年(965)改胤山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熙宁三年(1070)废入嘉川县。古县名。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改裔山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南。熙宁元年(1068年)废。
①西汉元朔四年 (前125) 置,为西河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之古城乡。一说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浩绕召村霍洛柴登古城。东汉废。《水经· 河水注》: 湳水 “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又东径富昌县
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南高炉乡。民国 《涡阳风土记》 卷2: 高炉集 “属柳桥堡,东偏南二十五里……有弘治寺”。
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南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4休宁县《山阜》:白际山“在县南八十五里。高五十二仞,周八里,东连歙县及严州遂安界”。《清一统志·徽州府一》:白际山“在休宁县东南八十五里。脉从
清初改东流蛮夷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雍正十三年(1735)废。清初改东流长官司置;一说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西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西宁卫,为羁縻卫。治所在帖儿谷(今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驻地花土沟镇西南朵斯乡一带)。旋废。永乐四年(1406)复置,嘉靖初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以撒里畏兀儿地置,约在今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清康熙五年 (1666)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属福建都司。清康熙五年(1666年)废。
在今湖南邵东县东。《清一统志·宝庆府一》:月湖山“在邵阳县(今邵阳市)东七十里。怪石磷,嵌空峭异。上有云岩”。唐建云岩寺。
①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山海经·海内东经》: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 屈原 《离骚》: “邅吾道兮洞庭。” 关于洞庭湖的演变,长期以来地理学界、水利学界根据近
即今四川芦山县。《元和志》卷32卢山县:“隋仁寿元年于此置卢山镇,三年于此置卢山县,因山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