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南泌阳县城。《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八月,“癸丑,祠高祖、太宗、世宗于怀宫”。即此。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城。《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年)祠高祖、太宗于怀宫,即此。
自河北石家庄至沧县(今沧州)。清末以来几经动议修筑此路,但屡议屡辍,一直未能动工。1920年华北大旱,北洋政府以工代赈,募灾民修筑此路,路基已修成,但因无钱购买轨料,路基无法铺轨,改为汽车路。
在今江西上高县北。《寰宇记》 卷106筠州高安县: 敖岭 “在县北三里,敖真人得道之所。有敖真人炼丹之迹在”。《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上高县: “县北三里有敖岭,亦曰敖峰。高峻,为近郊之胜。”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明一统志》 卷58南安府: 禽水“在南康县治西北。源出禽山,东流至南野口入章江”。
即今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支流科克恰河。《新唐书· 西域传下》 俱兰: “南大雾山,北俱鲁河。”
春秋楚置,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后改为上蔡县。
北宋置,属沧州清池县。在今天津市西。政和三年(1113)改名三河砦。《清一统志·天津府二》:三河砦,“按《水经注》:清河东北径穷河邑南,俗谓之三女城。三女砦之名因此”。
又名抱璞岩、抱玉岩。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北岸荆山。为春秋时楚人卞和采玉处,故名。北宋苏轼《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即指此。洞内原有唐胡曾《荆山诗》碑,惜已毁。又称抱璞岩、抱玉
①即阳城。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西南五十里阳城镇。《资治通鉴》:东晋隆安元年(397),燕慕容宝“闻魏王珪攻信都,出屯深泽,遣赵王麟攻杨城”。即此。②在今湖南安乡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属建平郡。治所在高阳城(今湖北兴山县北丰邑坪)。《舆地纪胜》卷74兴山县:“兴山者环邑皆山也,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归州。贞观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