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固县

永固县

①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后废。

②北魏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里。孝昌中废。

③南朝宋文帝时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南永固镇。大明元年(457)废。唐初复置,属威州。开元二年(714)废入怀集县。

④金元光二年(1223)升厥堌镇为县,属徐州。治所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一里永堌镇。元至元二年(1336)废入萧县。


古县名。(1)南朝宋文帝时置,治今广东省怀集县西南。属绥建郡。大明元年(457年)废。唐初复置,属广州。开元二年(714年)又废。(2)北魏太和中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因山堂(永固堂)之目以氏县”(《水经注·漯水》)。属代郡。孝昌中省。


猜你喜欢

  • 三门岭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龙门山”条下:“其东为三门岭,三方阻绝,一径中通,县治据其阳。”

  • 竹谿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属郧阳府。治所即今湖北竹溪县。明曹学佺《名胜志》:“以治所在竹溪之北而名。”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 延特勒泊

    即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之库苏古尔湖。《新唐书·地理志下》:“回鹘有延姪伽水,一曰延特勒泊,曰延特勒郍海。”

  • 水牛山

    又称太白山。俗称卧牛山。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海拔92米。南面有洞,洞口右侧石壁有北齐时摩崖石刻,五十二字,字径20厘米。山上原有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碑高2米,宽0.68米,厚0.14米。碑额左右分

  • 河州卫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河州路置,属西安都卫。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后属陕西都司。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广河、和政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五年 (1372)改为河州府,

  • 东势角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 台湾县:“自治北行二十里为葫芦墩……葫芦墩东北二十里为东势角。”

  • 白苹洲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一里许苕溪中。《寰宇记》卷94乌程县:白苹洲,“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云:‘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因以为名”。唐顾况有《白苹洲送客》诗。今已不存。

  • 感德场

    唐开成中 (836—840) 析长溪、宁川及古田地置,即今福建省宁德市。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 升为宁德县。唐开成中析长溪县宁川及古田地置,即今福建省宁德市。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

  • 娑勒川

    今塔吉克斯坦喷赤河上源瓦罕河。《旧唐书·高仙芝传》: 天宝年间,攻吐蕃连云堡,“堡中有兵千人,又城南十五里因山为栅,有兵八九千人。城下有娑勒川,水涨不可渡。……天宝六载八月,仙芝虏勃律王及公主趣赤佛堂

  • 白利寺

    在今四川甘孜县城西二十里雅砻江北岸山腰。始建于清代,为藏传佛教寺院。1936年红军到此,成立博巴政府(“博巴”系藏语,意为藏人),该寺活佛格达被选为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格达被选为西南军政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