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汝阳县

汝阳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东晋为汝阳郡治。隋大业初废。

②南朝梁置,属财丘、梁兴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北魏以后废。

③隋大业三年(607)改上蔡县置,为汝南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唐武德四年(621)为豫州治。宝应元年(762)为蔡州治。元为汝宁府治。1913年改为汝南县。


(1)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因在汝水之北得名。属汝南郡。“汝”一作“女”(《汉书·地理志》)。县“南有汝水支流,故县得厥称焉”(《水经注·颍水》)。三国魏司马师击毌丘俭屯兵于此。晋仍属汝南郡。东晋、南朝宋及北魏、东魏为汝阳郡治。隋大业初废入溵水县。寻改上蔡县复置,治今河南省汝南县。隋至金历为汝南郡、豫州、蔡州治,元、明、清为汝宁府治。1913年改为汝南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面积 1325 平方千米。人口42.7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伊阳县(治今汝阳县城),属汝州。以县西伊阳山为名。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洛阳专区。因与宜阳县同音,1959年改称汝阳县。以县城在北汝河北岸得名。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改属洛阳市。地处伏牛山区和嵩山低山丘陵区,北汝河及其支流马兰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为主。矿产有铝、锌、钼、铁、铝矾土、铜、锰、煤、水晶、萤石、玄武岩、重晶石、方解石、石英等。工业有采煤、化肥、水泥、电力、机械、酿酒等。焦柳铁路和洛界高速公路、临木、伊鲁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上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杜康酿酒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同光县

    隋大业三年(607)改昭越县置,属淮安郡。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古县名。隋大业初改昭越县置,治今河南市泌阳县东北。属淮安郡。不久废入比阳县。

  • 岱哈泊

    亦作黛哈池。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之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 “奄遏下水海,在 (镶红旗察哈尔) 旗南四十里。蒙古名黛哈池。”

  • 惠宁寺

    在今辽宁北票市东南下府乡下府村。是一座喇嘛寺院。建于清乾隆初年,后经多次重修。有戏台、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正殿、密宗殿、舍利殿及东西配殿等,规模宏伟。是北票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贵霜王国

    中亚古国名。公元前130年前后,大月氏征服大夏,分置五翕侯管辖国内地方。公元1世纪初,贵霜翕侯丘就却兼并四翕侯,建贵霜王国。都蓝氏城 (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后汉书·西域传》:丘就却越过兴都库什山

  • 南策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谅江府。治所在青林县 (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之南策)。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海阳县以北地区。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入安南。

  • 诏息湖

    一名御息湖。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诏息之名也。”

  • 觉林寺

    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岸区莲花山麓。据清乾隆 《巴县志》: 觉林寺 “在莲花山下。宋绍兴间建。明末毁于兵。康熙二年僧雪痕重建。乾隆二十二年,僧月江复增修山门、莲池、亭子、桥梁、石塔”。为县南诸寺之冠。

  • 徐镇堡

    清置镇,并设千总驻防,属开州。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十七里徐镇。

  • 成宜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白彦花镇(哈拉汗补隆)西。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田辟城南……河水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王莽更曰艾虏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

  • 古鲁纳木吉牙城

    即今西藏朗县西古如朗杰。《清一统志·西藏》:古鲁纳木吉牙城“在喇萨东南六百二十里”。藏语意为“古如巴”(姓氏)的全胜宫。1960年并入朗县。又作古浪、衮米纳木佳勒。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朗县西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