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河

汾河

源出今河南商水县西,东南流经项城县南,至沈丘县南入濄河(今泉河)。《清史稿·地理志》陈州府淮宁县:“汾河自商水流入县西南,又东入项城。”汾河为今泉河上源之一。


古称汾水。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周礼·职方》:“冀州,浸曰汾、潞。”汾,即汾河。源出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市西入黄河。长693.8千米,流域面积3.95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83.7米3/秒。支流有岗河、潇河、文峪河、昌源河、洪安涧河、浍河等。因干支流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上游建有汾河水库。


猜你喜欢

  • 垫江郡

    西魏恭帝三年 (556) 改东宕渠郡置,属合州。治所在石镜县 (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等市县地。北周改为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东宕渠郡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

  • 大泽

    ①在今江苏丰县北。《汉书·高帝纪》:“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寰宇记》卷15丰县:大泽“在县北六里”。②即今云南宜良、澄江、呈贡三县间之阳宗海。《水经·温水注》:“温水又西会大泽。”

  • 纳穆尔河

    又作纳默尔河。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市南讷谟尔河。《清一统志·黑龙江》:纳穆尔河“在墨尔根城南一百六十里。源出东南兴安岭。西流入嫩江”。

  • 乐平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属平越卫。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西乐坪乡。后改属麻哈州。清以后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西北乐平。属平越卫。弘治八年(1495年)改属麻哈州。清沿置

  • 章固雅

    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乡。《清一统志·叶尔羌》: 章固雅 “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九十里”。

  • 高唐镇

    亦名高唐市、高唐店。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五十里高塘集。明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将乐县东北部、金溪两岸。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唐,人口2430。曾名环洲、环溪,因河道落差大改

  • 卑庐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作卑卢州。后废。

  • 开县

    ①明洪武六年(1373)降开州置,属夔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开县。《明史·张献忠传》:崇祯十四年(1641),“献忠乃悉众攻楚兵于土地岭,副将汪之凤战死,遂陷大昌,进屯开县”。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

  • 通济渠

    隋大业元年 (605) 开凿。为沟通黄、淮二大河的运河。《隋书·炀帝纪》: “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西段起自今河南洛阳市西,引谷水和洛水贯洛阳城

  • 下高岩

    在今湖南吉首市市西北七十五里,与永绥(今花垣县)境之上高岩相接。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左倚峭壁,右临深涧,最为险阻”。清乾隆征苗时,屯永绥粮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