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西县

汾西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属吕州。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大业初属临汾郡。唐武德初属吕州,治所在今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后属晋州。开元中移治今汾西县东南四十二里后义村。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还治今汾西县。政和间改属平阳府。金贞祐三年(1215)改属霍州。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东麓、汾河西岸。属临汾市。面积879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5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永安镇。北齐置临汾县,为汾西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临汾县为汾西县,属吕州,大业初属临汾郡。《郡县释名》山西卷上:汾西县“县在汾河之西也”,故名。唐武德元年(618年)属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晋州。五代因之。北宋政和末属平阳府。金贞祐三年(1215年)改属霍州。元属晋宁路。明、清俱属平阳府。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50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与霍县并为霍汾县,同年并入洪洞县。1960年恢复霍汾县,1961年恢复汾西县。1971年属临汾地区行署,2000年属临汾市。地处吕梁山背斜中轴隆起部与临汾盆地过渡地带。团柏河、对竹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棉花为主。矿产有煤、硫铁、铁、铝土、石膏、高岭土、耐火黏土、石灰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陶瓷、焦化、化工、机械、建材、酿酒等。108国道与霍石公路相连。名胜古迹有老爷顶、师家沟清代民居、吉祥碑等。


猜你喜欢

  • 伊阳郡

    东魏武定二年(544)置,属北荆州。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武定五年(547)寄治北荆州城(在今伊川县西南)。武定末改为伊川郡。东魏武定初置,治南陆浑县(后改名伏流县,在今河南嵩

  • 奉化江

    甬江上源之一。在今浙江奉化市、鄞县境内。源出今浙江奉化、余姚、嵊县交界处,东北斜贯奉化、鄞县,至宁波市与姚江汇合后为甬江。《明史·地理志》 宁波府奉化县: “北有奉化江,亦曰北渡江,又谓之剡溪。”甬江

  • 会州

    ①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会宁县(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北周保定二年(562)改置会宁防。隋开皇元年(581)改置会宁镇。唐武德二年(619)改置西会州,贞观八年(634)改曰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

  • 黄杨山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五十里洪山之北。峰峦雄踞一方。朱熹诗: “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

  • 清凉门

    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石城门西北。因背靠清凉山而得名。此门自明代封死后一直不通。

  • 西山大峒

    即今广东郁南县南建城镇。明、清为西宁县治。《明史·地理志》 西宁县:“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西山大峒置。”

  • 波州铺

    即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二十五里波洲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晃州厅图: 厅东有波州。

  • ①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王师军于汜,于解,于任人”。杜注: “洛阳西南有大解、小解。” 《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县: “有大解城。”②战国魏地,在

  • 灰河

    一名恢河、马邑川。在今山西宁武县南。《方舆纪要》卷44朔州:灰河在“州南三里。源出宁武军山口,北流至洪崖村,伏流十五六里涌出,经城南至马邑县入桑干河”。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桑干河支流恢河。《续资治

  • 雪塔集

    即今河北威县东北雪塔乡。明嘉靖 《威县志》 卷2: 雪塔集 “在县东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