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沅州

沅州

①南朝陈置,治武陵郡(今湖南沅陵县南)。寻废。

②唐天授二年(691)改巫州置,治所在龙标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洪江二市及黔阳、会同、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天柱县地。此后略有缩小。开元十三年(725)改为巫州,大历五年(770)改为叙州。五代时废。北宋熙宁七年(1074)复置沅州,移治卢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沅州路。明洪武九年(1376)复改沅州府为州,清乾隆元年(1736)又升为府。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改巫州置,治龙标县(今湖南洪江市西北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怀化、洪江、芷江、会同、靖州、通道、新晃及贵州省天柱等市县地。长安三年(703年)分西部置舞州(后改业州),略有缩小。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巫州,大历五年(770年)改为叙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复为沅州,移治卢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属荆湖北路。绍圣以后辖境相当今怀化、芷江、洪江、麻阳、新晃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沅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为沅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复降为州,以州治卢阳县并入,属长沙府。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升为沅州府。


猜你喜欢

  • 直河乡

    即今湖北英山县。《明史·地理志》 六安州英山县: “县治本直河乡。崇祯十二年徙于西北之章山,十六年又迁于此境之添楼乡。” 清顺治初还旧治。

  • 丁溪

    即今福建德化县南汀溪。源出县西南芹山,东北流,在县南汇入浐溪。《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丁溪“在县南。……相传溪本南流,不与浐会。宋元符中,大雷雨,水流回转,纵横若丁字,因名”。

  • 滦南县

    1946年于倴城镇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滦南县。(1)旧县名。冀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北省滦县南部析置。以地处县南得名。1942年撤销,仍并入滦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部。属唐山市。面

  • 荔水

    今广西金秀、荔浦、平乐三县境内的荔浦河。《方舆纪要》 卷107平乐县: 荔水在 “府西四十里。自修仁县流经荔浦县,又东北流入界,至府西七里曰荔浦江口,入于漓”。

  • 坝口

    又称吴公坝。即古之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为通蒙古要路。

  • 赵武灵王城

    在今山西静乐县西南三里赵王城村。《方舆纪要》 卷40静乐县: 赵武灵王城 “下临汾水,城垒犹存”。《清一统志·忻州》: “相传赵武灵王练兵于此。”

  • 胡岭关

    一名虎岭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金史·武仙传》: 正大七年 (1230),“卫州被围,内外不通。诏平章政事合达,枢密副使蒲阿救之,徙仙兵屯胡岭关,扼金州路”。胡,又作狐或虎。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宋绍

  • 孙家寨

    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南二十五里孙寨村。明嘉靖间于此设堡。清名孙庄寨堡。

  • 宜冲桥镇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南五十四里宜冲桥乡。明于此置宜冲驿。

  • 天德军

    唐乾元中改大(天)安军置,属丰州。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拉奔古城。后徙西南三里之永济(清)栅。再移治西北一百八十里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元和八年(813)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