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州

沙州

①十六国前凉张骏十二年(335)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元和志》卷40:沙州“盖因鸣沙山为名”。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以西,新疆吐鲁番以东地。不久废。

②十六国西秦置,治所在乐都县(今青海乐都县);一说在西平县(今青海西宁市)。不久废。

③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酒泉县(今甘酒泉市)。不久废。

④南朝宋、齐授吐谷浑主为沙州刺史。在今青海贵南县北穆格滩。《魏书·吐谷浑传》:“阿豺立, 自号骠骑将军、沙州刺史。部内有黄沙,周回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

⑤南齐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一带氐帅杨氏为沙州刺史,此后梁、西魏、北周时仍有此号,后废。

⑥南朝梁改北益州置,治所在平兴郡(治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及广元市西北地。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所在景谷县(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贞观元年(627)废。

⑦南朝梁置,治所在沙阳县(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陈废。

⑧南朝梁置,治所在白沙关城(今河南新县西南)。北齐废。

⑨唐贞观七年(633)改西沙州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天宝元年(742)改为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沙州。辖境相当今甘肃敦煌市以西至新疆罗布泊、且末县一带。大历十一年(776)陷于吐蕃。大中五年(851)收复,后又废。元至元十四年(1277)复置,十七年(1280)升为沙州路。


(1)十六国前凉张骏分凉州西界置,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因鸣沙山为名。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玉门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之间地。北魏改置敦煌镇,后罢镇立瓜州。北周改州治敦煌县为鸣沙县,隋复旧。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瓜州为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又为沙州,仍治敦煌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敦煌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以东地。天宝元年(742年)改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沙州。建中二年(781年)地入吐蕃。大中五年(851年)为归义军节度使治所,五代属归义军张氏、曹氏。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地入西夏,仍名沙州。蒙古隶八都大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置沙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2)十六国西秦置,治乐都县(今属青海)。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县一带。建弘八年(427年)移治西平县(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相当今西宁市一带。旋废。(3)十六国北凉永和七年(439年)置,治酒泉郡(治今甘肃酒泉市),不久废。 (4)南朝宋授吐谷浑王为沙州刺史,吐谷浑驻牧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游、青海湖周围及柴达木盆地一带。因柴达木盆地地多流沙得名。(5)南朝齐授氐帅杨难当族弟葭(茄)芦(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南)镇主为沙州刺史。治白水县(今四川青川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及青川县一带。历西魏、北周,后废。(6)南朝梁置,治白沙关(今湖北红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麻城、红安二市县北部。后废。(7)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景谷县(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贞观元年(627年)废。


猜你喜欢

  • 临武

    战国楚邑,为楚考烈王时临武君的封地。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南。《战国策·楚策四》: 申春君曰,“僕欲将临武君”。又 《荀子·议兵篇》: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皆此。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南

  • 东天目山

    天目山的东支。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五十里。主峰大仙峰海拔1479米。《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天目山”条:东天目“高三千九百丈,有大仙、将军、宝珠等峰,洗眼、浮玉、白龙、炼丹等池,瀑布、玉剑等泉”。在浙

  • 奴儿干卫

    明永乐二年(1404)置,后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汇入黑龙江处对岸特林地方。后废。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提尔(特林)地方。七年改置为奴

  • 和硕特西右翼后 (後) 旗

    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西右翼后旗: “牧地跨柴达木河。东至希昔,南至诺们罕木鲁,西至乌拉斯台,北至柴达木。”

  • 衍州

    ①唐末置,治所在定平县 (今甘肃宁县南六十里政平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废。②辽置,治所在宜丰县 (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街道办事处)。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东南、鞍山市以东一带。金皇统三年 (

  • 乌衣巷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东起白鹭洲公园,西至内秦淮河,通夫子庙。东晋王导、谢安诸名族皆居于此。宋《景定建康志》卷16引《丹阳记》曰:“乌衣巷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宋书·谢弘微传》:“(谢)混风格

  • 埤头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 (凤山市)。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凤山县自左营迁此。光绪二十一年(1895) 被日本侵占后,县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此设高雄县。

  • 淮宁军

    唐方镇名。即淮南西道。大历十四年(779) 淮西节度使赐号淮宁军,治所在蔡州 (今河南汝南县)。同年改为申光蔡节度。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年)以淮西节度使号为淮宁军,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同年

  • 菱花池

    在今河南省镇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1镇平县: “菱花池在县西南。俗名天池。广五丈余。有菱芡、蒲鱼之利。”

  • 城口镇

    亦名无为镇。即今安徽无为县。《元史·地理志》 无为州: “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在广东省仁化县北部、城口河上游,北邻湖南省。面积322平方千米。人口 9880。镇人民政府驻城口街,人口 1210。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