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镇
①清置,属昆山县。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
②即今湖南桂阳县西北八十里泗洲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江西省德兴市北部、乐安河南岸。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金家,人口510。因境内古泗洲庙得名。1958年分属潭埠、海口公社,1981年设泗洲镇。2001年潭埠桥镇并入。主产稻、蔬菜。有铜、硫黄等矿,西源岭一带为德兴铜矿矿区。有冶炼、金属制品、钢带、钢球、铜材线缆、电工器材、茶叶等厂。乐德铁路终点,体德公路经此。古迹有唐代采铜窿洞和胆泉、商周文化遗址等。
①清置,属昆山县。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
②即今湖南桂阳县西北八十里泗洲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江西省德兴市北部、乐安河南岸。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金家,人口510。因境内古泗洲庙得名。1958年分属潭埠、海口公社,1981年设泗洲镇。2001年潭埠桥镇并入。主产稻、蔬菜。有铜、硫黄等矿,西源岭一带为德兴铜矿矿区。有冶炼、金属制品、钢带、钢球、铜材线缆、电工器材、茶叶等厂。乐德铁路终点,体德公路经此。古迹有唐代采铜窿洞和胆泉、商周文化遗址等。
在今浙江龙泉市南。海拔1543米。《方舆纪要》 卷94龙泉县 “豫章山” 条: “县南七十里又有琉华山,山顶宽平,有长湖,深不可测,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 《清一统志 ·处州府》: 琉华山“亦名
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明末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属辽东都司。后废。
北宋皇祐中置,属邕州横山寨。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元属田州路,迁治向都镇西北五里,延祐间迁于岜捧村(今向都镇东四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改为向武军民千户所,三十二年(1399)复改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双河“亦曰孔城河,至县东南三十里曰角潭河,又合白兔河,至县东一百三十里曰长河,又东十里由老洲入江。其白兔河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独山湖,流合双河”。
1922年析敖汉左旗置,属热河特别区。驻贝子府 (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南贝子府镇)。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与敖汉左、右翼旗等合并为敖汉旗。旧旗名。1922年析敖汉左翼旗置,治贝子府(今内蒙古敖汉旗
在今江苏东台市。本东台、何垛二场,民国初并而为一,改今名。设场知事。
在今甘肃岷县南。《资治通鉴》:南朝陈至德元年(583),“隋行军总管梁运破吐谷浑于尔汗山”。
古代从湔堰(今都江堰县)至犍为(今彭山)间岷江上五津之一。在今四川彭山县北二十里。《晋书·李势载记》: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温从山阳出江南,昝坚到犍为,方知与温异道,乃回从沙头津北渡”。
在今江西修水县城内。原为商会办公楼,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两边有厢房。1927年9月上旬,秋收起义部队主力、以卢德铭为总指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驻此。现有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
在今安徽歙县南,为大连岭主峰之一,南接浙江淳安县界。《方舆纪要》卷28歙县:方吴岭“在县南九十里,高二十余仞,有小岭七十二。自府境往严州遂安县,此为捷径”。